Paton课题组联合报道了利用可移除的导向基导向,高区域选择性实现芳烃对位的C-H键芳基化反应。该反应可以兼容多种复杂生物活性分子衍生物,具有较好的底物适应性和通用性。相关成果发表在Nat. Commun., 2022, DOI: 10.1038/s41467-022-31506-x上(Figure 1B)。 (图片来源:Nat. Commun.) 作者首先选择甲苯衍生物...
基于施章杰课题组多C-H键活化策略的启发(Figure 1c),最近,德国哥廷根大学Lutz Ackermann课题组报道了一种新颖的钯催化,电化学交叉脱氢转化,在不需要使用化学氧化剂以及对试剂进行预官能团化的条件下实现了联芳基化合物的构建。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提出了一种罕见的双金属机理,其以Pd-to-Pd的芳基转移过程作为决速步骤(...
近日,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余金权课题组报道了在氢键受体配体的促进下,实现了钯催化,醇导向的δ-C(sp3)-H芳基化反应。其利用电荷平衡和氢键相互作用来稳定羟基与钯的配位,从而促进了C-H断裂。相关成果发表在Nature上,文章链接DOI:10.1038/s41586-023-06485-8。 (图片来源:Nature) ...
以N-Boc保护基修饰的吡咯烷(6)参与C(sp3)-H键芳基化反应为例,奎宁环3在光氧化还原催化剂Ir[dF(CF3)ppy]2(dtbbpy)PF6的作用下单电子转移(SET)形成铵自由基阳离子5,6的α位C-H键相比其他亚甲基C-H键位点的电子密度更高,因而优先发生氢原子转移(HAT),得到α-氨基自由基中间体7的同时生成质子化的奎宁环...
图1. 双核金催化氟芳烃对位C-H芳基化反应。图片来源:Angew. Chem. Int. Ed. 在条件筛选中,作者发现使用双核金催化剂和六氟苯溶剂都可以显著提高区域选择性。此反应条件简洁并易于操作。采用dppm(AuOTs)2作为催化剂,并通过PhI(OAc)2与CSA原位生成氧化剂,加入HFIP作为添加剂,在六氟苯溶液中室温搅拌12 小时,即可...
通过直接C-H键活化的方式生成p-位取代的双芳基结构是一种具有更高前景的方法,但是目前的C-H键直接芳基化反应的方法学通常并不适用于进行药物分子底物,这是因为催化剂的失活问题,因为进行p-C-H键催化活化过程中生成的大环中间体物种稳定性较弱。 有鉴于此,印度孟买...
debabrata maiti课题组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robert s. paton课题组联合报道了利用可移除的导向基导向,高区域选择性实现芳烃对位的c-h键芳基化反应。该反应可以兼容多种复杂生物活性分子衍生物,具有较好的底物适应性和通用性。相关成果发表在 nat. commun....
德国哥廷根大学Lutz Ackermann课题组发展了一种利用光促进以及简单易得的顺式-[Fe(H)2(dppe)2]催化的芳烃C-H烯基化反应。该反应具有条件温和、原子经济性高且无需使用格氏试剂等特点。机理研究阐明了光和铁(0)络合物的氧化加成在C-H活化中的重要作用。
1、C-H键活化再登《自然》,余金权教授一把万用刀,实现C-H键多种官能化 2、理论与实验强强联合,余金权教授与Houk教授共同探索芳基间位C-H键活化 3、【有机】余金权课题组:脂肪酸直接羰基化反应合成环状酸酐 4、余金权团队Science:互变异构配体+氧气实现羧基导向的C-H键羟基化 ...
图2. 双官能配体参与的Pd(0)催化不对称的C-H键芳基化反应。图片来源:Angew. Chem. Int. Ed. 5,6-二氢菲啶结构存在于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分子中,尤其在用于设计检测活性氧物种的荧光探针分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然而通过C-H键活化的方式构建手性5,6-二氢菲啶的工作尚无报道。作者选择芳基溴化物1a作为模板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