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辉课题组通过其以钴为中心的N,N-双齿配体配合物,通过AD和BH策略分别实现了甲基氮杂芳烃C(sp3)–H键与醇偶联的烯基化或烷基化反应。该反应通过条件控制实现了甲基氮杂芳烃C(sp3)–H键的化学选择性转化,为氮杂环药物及其衍生物的构建提供了一种可持续、原子经济性高的有效方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在此基础上,作者设想能否通过LMCT和HAT结合的策略,实现烯丙基C(sp3)–H键和醛的加成反应。他们设想高价铬配合物在可见光照射下可以发生铬–溴键均裂,产生低价铬和溴自由基。随后溴自由基对C(sp3)–H键的HAT将产生一个碳中心...
近日,中山大学胡鹏团队在Science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Terminal C(sp3)–H borylation through intermolecular radical sampling”的论文,介绍了一种光催化分子间自由基取样方法。该方法用于铁催化的末端C(sp3) -H键硼化反应,特别适用于空间位阻小、无支链的烷烃。研究揭示,该反应依赖于可逆的HAT过程,随后进行碳自...
近日,苏州大学吴新鑫课题组报道一种铜催化砜基诱导的区域选择性C(sp3)-H键杂芳基化反应。该策略利用砜基α位烷基自由基作为分子内攫氢试剂,在铜催化的条件下实现区域选择性碳氮键的构建。 论文详情 砜基是天然产物和合成化学中的...
臭氧(O₃)能够与饱和碳氢化合物反应,在C-H键处插入氧原子,生成醇类和酮类化合物。该反应主要在三级碳上进行,并保持构型。然而,该反应的应用受到臭氧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低的限制,即使在低温下臭氧溶解度仍然很小(约0.1-0.3% w/w,-78°C)。此外,臭氧与许多有机溶剂的高反应性也限制了其在溶液相中的使用。
首先,在吸收390 nm光子时,4-Cl2-BP的激发态可使C(sp3)-H键发生断裂,生成亲核的烷基自由基63。该瞬态配合物可经极性匹配加成至64中,生成肼基自由基65。最后,自由基65与PC-H通过back-HAT过程,可获得Csp3-H烷基化产物66并关闭光催化循环。此外,以1aj作为初始底物,经四步反应,可获得二肽衍生物69。同时,以1...
不对称C(sp3)-H功能化一直是有机合成中具有挑战的课题。近日,厦门大学霍浩华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论文,通过镍和光氧化还原双重催化策略,以羧酸作为酰基源,成功实现了烷基芳烃的不对称苄位C-H键的酰基化反应,从而合成一系列手性α-芳基酮。同时,通过克级实验以及药物分子的后期修饰,进一步证明了...
sp3 C-H键精准转化研究中取得新突破,碳氢键活化是有机化学的圣杯,而基于碳氢键活化的有机分子精准转化则是圣杯中的明珠,一直备受合成化学家的关注
我校化学化工学院霍浩华教授课题组在不对称过渡金属光催化的sp3C-H键精准转化研究中取得新突破,相关研究成果近日以“Enantioselective alkylation of α-amino C(sp3)−H bonds via photoredox and nickel catalysis”为题发表于Nature Ca...
另外,近年来通过sp3C-H键的烯基化反应用来构建C(sp3)-C(sp2)键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例如,在导向基的辅助下,利用钯催化可以实现sp3C-H键与烯基卤代物的交叉偶联(Scheme1a)。同时,Cu与小分子胺协同催化也可以实现醛α位C-H键的烯基化反应(Scheme1b)。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