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森(H.L. Erickson) 认为大概念是指向学科中的核心概念,是基于事实基础上抽象出来的深层次的、可迁移的概念。埃里克森同时提出了大概念的操作性概念,即大概念能够为任何研究提供一个可聚焦的概念“透镜”;作为理解的关键,通过对多个事实、技能...
艾伦·蓝德(Allen L. Blends)和霍华德·巴伦(Howard S. Barrows)等人在这一阶段引入了问题导向学习(PBL,Problem-Based Learning,问题导向学习),尽管当时并未直接称为大概念教学,但其核心理念——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与大概念教学高度契合。PBL的...
所谓“拓”,就是力图从更广阔的视野去观照学习内容;所谓“联”,就是关注学习内容之间的关联——大单元,还只是强调单元内容之间的联系,跨学科学习则将这种“联”的范围拓得更宽了。大概念,是观照学习内容的“视角”发生了改变,这样的改变是本质性的改变,大单元教学也必须在大概念所改变的视角前提下去实施才...
大概念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通过对具体事物进行抽象和概括,形成相对抽象的概念,以方便人们理解和处理复杂的信息。 大概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事物与概念的抽象总结,二是对事物与概念的超越性表达。大概念通过抽取共同特征和共性规律,使得人们能够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实问题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处理。
现在的大概念(大观念)则是一个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没有大观念,学生就是死记硬背了某个知识,而不会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具体问题(也可以理解为能否做那些经过变异的、或者是没有见过的习题),也就是不会灵活运用。如果不能灵活运用某个知识,靠死记硬背想得高分是不可能了。大概念(大观念)的...
大概念教学是西方教育的“舶来品”,针对的是教师日常教学中广泛存在的两大实践误区。误区之一是以活动为导向的教学,这种教学片面重视让学生多活动,但缺乏对学生头脑中关键知识、重要概念和恰当学习证据的明确关注。误区之二是以知识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这种教学强调对教材中事实性知识系统详尽的讲解练习,但学生...
大概念即Big Idea或Big Ideas,亦称“大观念”或“核心观念”。它并非学科课程的某一具体知识性概念或名词,而是集中反映学科本质,具有相对稳定性、共识性、统领性等共性,能将离散或琐碎的不同主题和知识实现“有意义”地“黏连”,从而帮助学生以“专家式思维”阐释和预测较大范围物体、事件或现象的某种有组织、有...
(一)大概念的内涵 大概念理论可以溯源到20世纪60年代布鲁纳提出的“一般观念”和“课程结构”以及1964年菲尼克斯提出的学科“代表性概念”。 1998年,埃里克森明确指出:大概念是一种抽象概括,是在事实基础上产生的深层次的、可迁移的观念,是对概念之间关系的表述。
文章详细地阐述了何为“大概念”“单元教学”,对大概念下如何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按步骤提出具体的操作建议,明确了单元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核心所在以及设计的落脚点,对一线教学颇具指导意义。 ——陈保腾 NO.2 文章目录 一、什么是大概念 (一)大概念与跨学科大概念和学科大概念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