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自性”,意指没有独立的、实质的、固有的存在方式,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在佛教中,无自性是佛教的核心理念之一,主要用来指诸法空相,即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因缘和合而灭,没有独立的实体或本质。在佛教中,无自性被理解为一种现象的本质属性,即现象本身并不具有实质性的存在方式。现象...
所以“自性”的基本意思,指的是独立存在性——很多人望文生义,把“自性”理解成自己内心的本性,如六祖慧能所讲之“何其自性”这一句,就经常遭人误解。事实上,六祖所讲的“自性”,所对应的梵文,应该是cittasya-dharmata,直译为心法性。而“无自性”,所以应的梵文为nir-svabhava,通常译为性空。所以...
万法缘起无自性,这个自性的意思是:自有不变不改之性,比如手机,一拆就不是手机了,手机没有自己的个别存在性。人是五蕴假合,人为什么有自性?这个自性是诸法之实性,也叫如来藏性、真如本心、菩提心、其实就是是佛性,五蕴也好,万法万相也好,都是依这根本性而起的,所谓“依真起幻”者是...
只要循因果、依因待缘就有生灭,就含着「无自性」,只要是「无自性」就含着「空」。「无自性」也有另外一层含义,就是无法:自己支持自己、自己承认自己、自己完成自己,必须以其他因缘作为条件而使自己成立。你也无法找到事物与事物、人与事物之间本质的共通性,就好像无法找到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但其实人与...
答:说万法无自性,不是一切法无自性。说的世间法,他都是因缘所生,没有自己独立的特性;因缘一没有,他这个法就不存在,这就叫无自性。自性就是自己独立的性质,能够独立,不依靠因缘支撑也能独立,有自己的实性,有自己的实有性。现在万法不是实有,没有因缘他就不存在这个法,万法他都没有自性,这个自性不是佛...
无自性是佛教中的一个深奥概念,它指的是事物缺乏固有的独立实体。以下是对无自性含义的改写和润色:1. 无常性:一切现象都在不断地变化和消逝,没有永恒不变的存在。这种变化是众多因缘相互作用的结果,没有任何事物能够独立于其他因素而存在。2. 无我性:一切现象都没有固定不变的自我。通常人们...
所以,不要局限于文字,不要局限于思维,不要局限于意识,才能明白“无自性”“有自性”在说什么。 一、分别意 1.之所以说“无自性”,是因为“人”的认知、经历、感悟里,有一个主观能动性,并将其认为“我”或者“存在”。这样的问题在于,这个“我”一直在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身体等因素在“变化”,依止这...
指一切有为法无实在之自体。又作无本性、无性。谓诸法皆因缘所生,故无自性。凡山河大地皆由四大假合而成,四大相离,物即坏灭;人亦为四大所成,四大不调即成病,四大相离则亡。《中论》卷一称:‘如诸法自性,不在于缘中;以无自性故,他性亦复无。’见《成唯识论》卷九。
无自性,又称无常性、无自性空性,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源自梵文的Adishunyata。 在佛教中,无自性的概念主要包括无常性,一切现象都在不断地变化、生灭。没有任何事物是永恒不变的,一切都是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是由无数的因缘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没有任何一个因素能够独立地决定事物的变化。 无我性,...
一切法无自性的意思是,除了第八识之外的一切法都是无自性的。所谓无自性就是说本心第八识如来藏依着业缘业种、依着七识心而幻化出来的法,都没有自己的体性,全部是如来藏性。因为这些法是不自在的,不自主的,是被如来藏变现出来的,不能自己决定自己存在,不能自己掌控自己的,所以叫作无自性。一切法都是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