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11-20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借助学具操作,认识11-20各数。 2.正确书写11-20各数,正确认识计数单位个十和数位个位十位。 3.初步体验计数的发展和作用,形成初步的抽象能力。 4.培养环保意识,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书写,认识计数单位个十和数位个位十位。 教学难点: 理解计数单位...
认识11到20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2、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使其进一步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3、解决问题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操作、观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一年级的学生基本上已经会数数到20,也已经认识11~20的数,知道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教学内容的分析: 本单元主要使学生掌握20以内的大小和1120各数的说法和写法。这部分的学习内容在整个数的学习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既是1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续,又是100以内乃至更大的数的认识的基础,同时又为学习20以内...
认识11到20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教具准备:主题图,剪刀,插有吸管的可乐瓶等实物,三角板,直尺,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主题图:小朋友请你观察这幅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 2、教师用线标出球场的角。再仔细观察,你发...
第1课时11~20各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73、74页的内容及“做一做”,练习十七的第1~5题。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到20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一个十和几个一),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感知十进制。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将数...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篇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3~74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地个数,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读出11-20各数,初步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使学生初步了解数的十进制,知道"10个1是一个十"、"2个十是20"。获得初步的数感. ...
11-20各数的认识以及组成。 教学难点 11-20各数的认识以及组成。 教学方法 情境演示法、学具操作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放录音,歌曲《快乐的星期天》(同时)师:快乐的周末来到了,老师领着假日小队的同学去军属李奶奶家帮好事,这时他们正穿过一条喧闹的马路。(电脑出示主...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课本73-74页及练习十七中的部分练习。 教学目标: 1、认识11-20各数,能熟练地数11-20各数,会读会写,并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2、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培养学生初步“估”的意识。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11-20各数的认识》。这部分内容在整个数的学习体系中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它既是10以内数认识的延续,又是100以内乃至更大的数认识的基础,同时也为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打下算理基础。可以说这一节在整册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11——20的认识教案篇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课本第三册p37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可以用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计算的过程,认识乘号,能正确读、写乘法算式。 2.体验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3.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 能根据求几个几相加写出乘法算式。 教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