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这一点上,米沃什超越了作为一个回忆者、谴责者的文学立场。随着深入阅读米沃什的作品,就会发现他的诗、随笔和政论文,越来越融为一种超越体裁的体裁。而广博的同理心则成为他不同体裁创作的基石。米沃什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在20世纪人类的星空中,聚在一起的人就像一团星云。尽管人们生于不同的国家和不同...
当上世纪六十年代移民美国,文化、自然环境和个人处境的变迁让米沃什获得了新的思考空间和维度,更重要的是,由于对自我存在之复杂性越发深入的感知和思索,在孤独、虚无、绝望和死亡的阴影下,米沃什的诗歌开始更多地转向形而上学与宗教,并在这疼痛的世界选择赞美存在。“面对存在的正确态度是尊重,因此要避开那些以讽...
2004年8月14日,米沃什在波兰克拉科夫的家中逝世,享年93岁。1.关于诗人不同于其他人,因为他的童年没有结束,他因为终生在自己身上保存了某种儿童的东西,这方面已有很多人写过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的,至少在这样一个意义上如此,也即他童年的感知力有着伟大的持久性,他最初那些半孩子气的诗作已包含他后来...
切·米沃什(Czeslaw Milosz, 1911-2004),波兰裔美籍诗人,198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出生于波兰的维尔诺(今立陶宛维尔纽斯),2004年8月14日故于波兰克拉科夫。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米沃什加入了抵抗组织,并出版诗集《独立之歌》。战后他先后在波兰驻华盛顿和巴黎使馆工作,后自我放逐,...
身为社会巨变、世界战争、政治大动荡的见证人,米沃什在20世纪诸多历史关键事件的背景下,审视并自画出个人道德及思想的成长、发展史。来自“另一个欧洲”的米沃什不仅借此书第一次告诉西方世界“身为东欧人,意味着什么”,也向后世的我们回答了“米沃什何以成为米沃什”的关键问题。20篇散文汇成的“追寻身份之旅”...
他是一位波兰裔美籍诗人,其诗歌继承浪漫主义传统,同时又融入广泛涉猎,博众家之所长,形成个人鲜明特色。他的诗歌以朴实语言见长,反应自然和社会,寓意深远,文名世界,他便是米沃什。今天,我们来欣赏这位诗歌艺术大师十句格言,体会其文字的独特性,相信你会喜欢。米沃什出生于波兰,是著名诗人、小说家与翻译家。
据波兰诗人皮奥托·索莫尔(Piotr Sommer)说,许多居住在波兰的波兰诗人认为198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籍波兰诗人切斯瓦夫·米沃什算不得波兰诗人。他更是一位西方诗人,或美国诗人。这种评价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些德国人对君特·格拉斯的看法,认为格拉斯的德语不能代表德语的最高水平,也让人回忆起高行健获奖时一些中国人和外...
波兰诗人米沃什生于1911年,卒于2004年,两个年份表明了如下事实:他的人生故事和二十世纪的故事几乎同步。如果仅从时间上看,这自然不是一件坏事,至少说明了诗人的长寿——而鉴于他晚年创作的高质量,我们理应对此心怀感激——但和“二十世纪”的故事同步却意味着更多更重要的内容,而这内容的色彩是忧郁。 切斯瓦夫·米沃...
米沃什的简洁里又有一种力量,他的力量不是通过繁琐细致来完成的,而是通过不断收回、不断质疑自我,让语言没有一个明确的终点,没有意义的负担,也不着力于金句。他的散文意义不明确,观点不突出。有些篇章读起来就像散文诗。但米沃什的散文又不是散文诗,而就是随笔。他在意义的游动、不稳定中保证了写作的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