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称百论。然译者略后十品,现本只存前十品。且依天亲之注解,罗什之翻译,句数稍为增减。现品之偈数无定矣。百论僧肇序曰:“论凡二十品,品各五偈。后十品,其人以为无益此土,故阙不传。”百论嘉祥疏一曰:“依提婆梵本,品皆五偈,无多少也。而有多少者三义:一注人释有广略,二翻论人复重增减,三...
故更名为《广百论》 本书与罗什译《百论》相比较 《百论、舍罪福品第一》 相当於本书前八品 《百论》的後九品 相当於本书的後八品 故《百论》可视为本书的节本 本书的注释 有玄奘译的护法注释 《大乘广百论释论》十卷 只是《四百论》的後八品 月称批评护法 不应把一部论 分成前後两部分 所以他...
每日一字一词 每日一字:𨦚 每日一成语:扛大梁 每日一词语:笘笆 每日一诗词:永遇乐
因此《百论》是提婆催外道、申正教、显中道的代表著作。是邪见众生通往解脱的道路,通过它,破除谬见执取,进入以无所得为正观的厅堂,达到《百论》旨趣空有不二的中道正观。罪福是人生归途的两条路径。因此《百论》开宗明义,以归敬三宝为首,以恶止善行为...
《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合称"三论",是印度中观学派的代表作,后秦时期由著名佛学大师鸩摩罗什翻译。其学说主要宣讲性空之学。尤其是《中论》一书,以《般若经》为依据,经历起以缘起性空为核心的空宗理论体系,着重阐述"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的道理。著者吉藏是三论宗的集大成者,其创立的"新三论...
二卷。提婆菩萨造,天亲菩萨释,鸠摩罗什译,三论之一。依提婆之梵本,原有二十三品,每一品有五偈(三十二字为一偈),合有百偈。故称百论。然译者略后十品,现本只存前十品。且依天亲之注解,罗什之翻译,句数稍为
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全二册)的创作者 ··· 吉藏 疏 作者 原文摘录 ··· 又佛法有二,一、世間教;二、出世法。若明五戒招十善感天故,誡惡勸善,此世間教也。若明法應捨,何況非法,故依彼三空,捨於二善,得三乘聖道,謂出世教也。今明捨罪,謂世間教;次明捨福,辨出世教。故建篇兩捨,則總攝...
《百论析义》是华文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润生 内容简介 继龙树菩萨的《中论》之后,提婆的《百论》是佛教中最重要的中观著作。《百论》主要论述大乘佛教的空性、无我等至理,并破斥数论、胜论等外道的执见。 由于梵本散佚,藏文缺译,鸠摩罗什汉译本成为当今世界研究提婆《百论》的仅有依据,而英、日...
百论 鸠摩罗什 加入书架开始阅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微信读书推荐值 评分不足 17人点评 推荐 一般 不行 推荐 一般 不行热门划线 身中神非马(修妒路)。马身即马也。汝谓身与神异。则神与马异。云何以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