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百法明门论》,梵文 Mahāyāna-śatadharma-prakāśamukha-śāstra,世亲造,唐玄奘于贞观二十二年(648)在长安北阙弘法院译出。是把《瑜伽论》六百六十法中最重要的提纲挈领点编成一百法,以一百个法门来造成一部《百法明门论》。相宗传承 瑜伽宗的传承,除了释尊与弥勒菩萨外,主要是无着与世亲二...
《百法明门论》全称《大乘百法明门论略录》,是佛教瑜伽行派的重要论书之一。由古印度世亲菩萨所著,唐代玄奘法师翻译。全书将宇宙万有归纳为五位百法,是研习唯识学的基础读物,有助于理解佛教心理学和宇宙观。二、五位百法 《百法明门论》的核心内容是将宇宙万有分为五位百法,即五种分类共100种具体的细分...
《百法明门论》主要讲述了佛教心理学和唯识学的内容,特别是”五位百法”的分类和对心理活动及心理现象的体性、作用的探涉。这本书是由古印度世亲所著,唐代玄奘法师翻译,是大乘佛教对宇宙万有之分类的重要论书。它将世出世间一切法归纳为五位百法,即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心不相应行...
【题目】百法明门论求翻译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我?一切法者,略有五种: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应法、五者无为法。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为差别故。四所显示做。如是次第。第一心法。略有八种。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
(书名)具名大乘百法明门论。一卷,唐玄奘译。自瑜伽论本事分中略录百法之名数者。本论各家之注述如下:百法明门论解二卷,附科文一卷,唐窥基注解,明普泰增修。百法明门论疏二卷,唐普光撰。百法论显幽钞二十卷,唐从芳述。百法论义一卷,明德清述。百法明门论纂一卷,明广益纂释。百法明门论赘言一卷...
ༀ⁻ 大乘百法明门论浅释 ——【宣化上人】 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全篇分四部份来讲:一、总释名题,二、造论者,三、译者,四、别解文义。 ...
《百法明门论》不是一部独立的书。玄奘法师西天取经,取回来一部大书,名字叫《瑜伽师地论》。瑜伽翻译成汉文就是相应,相应就是符合,心与境要符合。实际解释,瑜伽就是修定,瑜伽师就是修定人。所以瑜伽焰口不简单,放焰口的金刚上师要有定力才行。瑜伽与密法是一家人,密法主要就讲修定,修定要观想,观想就是心...
本论「随文释义」,我们分成两大科:第一大科、「承圣言以标宗」,是说明「百法明门论」的宗旨:『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天亲菩萨在造论之前,先标出本论的宗旨。如,随顺或者说是依止。我依止佛陀的圣教量来标出本论的宗旨。什么是本论的宗旨呢?「一切法无我」。换句话说︰一切有为法、无为法,不管...
再看「前六识」这是属于心法,「根、尘」是属于色法。那么前六识主要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夹带前五识造业。但是第六识能明了、造业,要有一个「所依」,也就是它的根─「六根」,依止「六根」在「六尘」境界了别,得到所缘的六尘。其实,我们所缘的六尘,刚开始第八识变现的六尘叫「本质相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