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尖创新人才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在当今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拥有拔尖创新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因此,各国都在积极培养和引进拔尖创新人才,以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 综上所述,拔尖创新人才是那些在专业领域内能够做...
2023年10月,《国际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于第24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正式发布。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及麻省理工学院、香港中文大学等百所高校近500位国内外高校领导及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建设,前沿交叉学科建设,创新能力培养...
进入新时代,党中央高瞻远瞩,对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提出一系列新要求。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教育部自2013年开始组织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选拔一批品学兼优的中学生走进大学,为高校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储备力量。2020年教育部推出“强基计划”,重点破解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领军人才短缺和长远发展的瓶颈问题。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绝不能“等、靠、要”,而是必须强化高校的自主培养能力。要不断加强高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自主权。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我国高校发展需要,适当给予高校在拔尖创新人才方面的自主招生和自主培养权,确保高校以更加科学、更加灵活的方式招收、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高校还要根据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一是最大限度地识别、开发、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具备成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础与潜力; 二是确保中小学阶段潜在的拔尖创新人才在未来成为真正的拔尖创新人才而不会成为“方仲永”。 02 拔尖创新与高智商之间并无必然联系 当前,很多人都因为拔尖创新人才所取得的成就、个人的社...
2024年7月29日,全国政协在京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精准聚焦“深化高校育人模式改革,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这一主题。 在座谈会上,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岩对关于贯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问题作出回应:“在实施英才计划、强基计划的基础上,通过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要立足学段贯通,打通大中小学各学段的壁垒,做到上下衔接,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的贯通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建设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平台,打造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
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高博认为,从国家战略和产业需求的角度来看,未来新工科建设需要学校主动顺应变革,打造跨学科前沿课程,构建模块化、层次化、进阶式且课内外一体的实践课程体系,培养面向未来的工程人才。“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来看,新工科发展应立足学校办学特色与优势,强化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东北大学...
认为创新人才不需要专业训练,这在文学、艺术等领域中或许是有可能的,但它至少不符合科学领域和高科技领域的人才发展规律。为一部分更有希望“拔尖”的人才提供更积极的支持和激励,是绝对必要的。另外,反对英才教育的态度常常和英才教育有效性无关,更多是因为有些人对任何选拔培养的模式无差别冠以“精英主义”。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