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书所见教案篇一 教学目的: 1.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学习《夜书所见》 (一)导入新课: 1、简介作者 2、解题:从古诗的题目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如:可以知...
夜书所见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1、掌握本诗的生字、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3、学会借助注释理解诗意,在此基础上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过程方法:1、反复朗读诗歌,培养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2、让学生展开想象理解诗句并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3、注重学生语文素...
古诗夜书所见教案设计 1 教学目的: 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感受诗中的秋意和诗情,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目标3 教学难点: 目标2 课时安排: 1 教学准备: 1、PPT课件(生字卡片、古诗挂图)。 2、学生课前查阅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 ...
夜书所见教案优秀 9 篇 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一)掌握本课的生字词,会写“促、深”两个生字。 (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三)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一)会写本课的两个生字。 (二)感情朗读,理解诗意,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夜书所见教案篇1 课文分析:《夜书所见》描绘了秋天夜景图,表现诗人孤身在外孤独、寂寞的心情。抒发了一种思乡念亲、怀想故园的感情。诗中一、二两句写梧叶飘飞,寒声阵阵,秋风瑟瑟,江船漂泊,有力地烘托出诗人客居他乡、辗转漂泊的凄凉心境。三、四两句描写儿童挑灯夜游、捉弄蟋蟀的生活场景,自然容易引发诗人的联想...
夜书所见教案篇一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老师先带大家观赏一下美丽的田园景色,看谁能告诉老师这是什么季节?(课件出示秋景图) 2、秋天的确是一个多彩多姿的季节,可丝丝的凉意和片片纷飞的黄叶,给人带来无尽的思乡情绪。还记得我们学过许多思乡的古诗吗?谁能来说一说?(背) 3.看来同学们之前的知识掌握的不...
夜书所见教案篇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认“促、深、忆、萧、梧”五个生字,会写“促、深、忆”三个生字。 (2)朗读、背诵诗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诗文,体会诗中的感情,背诵诗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以及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让我...
夜书所见教案篇1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一、教材简说 《夜书所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9课《古诗两首》其中一首。《夜书所见》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客游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由看到远处篱...
古诗夜书所见教案设计 1 教学目的: 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感受诗中的秋意和诗情,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目标3 教学难点: 目标2 课时安排: 1 教学准备: 1、PPT课件(生字卡片、古诗挂图)。
夜书所见教案 篇1 一、以旧引新,激趣导入。 1、说说自己可爱的家乡,抒发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2、想象古人离开故土后如何抒发思乡之情。 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下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