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 李某晨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 ——故意从高空向公共场所连续抛掷酒瓶和玻璃杯致人重伤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一)基本案情 2017年5月18日14时许,被告人李某晨受老乡的邀请,到重庆市沙坪坝区某小区21楼房屋内饮酒,该房屋客厅阳台外系重庆市某中学的操场。当日18时许,李某晨因心情不好,故意将...
”贺鑫进一步分析,该案中,被告人盗窃正在使用的油井中的原油,采用了打开油井阀门放油等破坏性手段,因油井释放的可燃气体浓度过大引起着火,造成部分油井设备被烧毁、一人死亡的严重后果,其行为显然危害了公共安全,同时构成了盗窃罪与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应当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对其定罪处罚。因此,法院最终判处王某...
经单独成罪,构成贩卖毒品罪,根据刑法分则的规定,贩卖毒品罪属于刑法分则 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侵犯的是国家对于毒品的管制秩序;其非法买卖枪 支的行为亦构成犯罪,非法买卖枪支罪属于刑法分则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侵 犯的是公共安全,可见,被告人郑斌以毒品冲抵部分买卖枪支价款作为其实施非 法买卖枪支犯罪的方法...
亡,说明其主观上对在场人员伤亡的危害结果持放任态度,具有危害公共安 全的间接故意。因此,其行为已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黎景全犯 罪的情节恶劣,后果严重。但鉴于黎景全系间接故意犯罪,与蓄意危害公共 安全的直接故意犯罪相比,主观恶性不是很深,人身危险性不是很大;犯罪 时处于严重醉酒状态,辨认和控制能力...
近日,山西省检察院发布4起依法惩治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典型案例。这些案件中,有的为了牟取私利擅自拆改燃气设施和燃气计量装置,破坏正在使用的燃气设备,造成严重安全隐患;有的不顾人民群众出行安全,盗卖人员往来密集场所的窨井盖以获取非法利益;有的因焚烧秸秆引发火情,造成严重损失;有的因为一时冲动实施放火行为,...
放火行为直接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严重危害公共安全。随后,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叶某因犯放火罪被判有期徒刑11年。盗销井盖危害市政设施 2022年3月6日至12日,侯某因手头拮据,多次在夜间驾驶三轮摩托车盗窃窨井盖13个,销售给一家再生资源回收公司。杨某作为回收公司主管人员负责办理回收业务,通过微信向侯某支付...
案例一:李某晨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该案例涉及一起高空抛物导致的重伤事件。李某晨在情绪失控的情况下,从高层住宅的阳台向楼下操场抛掷啤酒瓶和玻璃杯,其中玻璃杯砸中了一名正在锻炼的13岁学生叶某某,导致其头部严重受伤。法院最终认定李某晨的行为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并依法作出了相应的判决。这一...
可见,交通肇事是过失犯罪,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要求有严重后果。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是故意犯罪,侵犯的是社会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及公私财产。只要所使用的方法危及了公共安全即可构罪,不一定有后果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14条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故意以放火、决水、...
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一个严重的刑事罪名,它涵盖了多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以下是一个关于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实际案例以及对该罪名的详细解析。 一、危害公共安全罪实际案例 案例:被告人黎XX,男,因大量饮酒后驾车,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某路段撞倒骑自行车的被害人李XX及其搭乘的儿子陈XX,致陈XX轻伤。撞人后,黎XX继续驾...
经济观察网讯据最高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4月2日消息,为进一步充分发挥司法裁判的规则引领和价值导向作用,最高人民法院遴选发布近年来生效的5个依法惩治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典型案例,以进一步明确裁判标准,提升案件审判效果。 此次发布的5个典型案例,有效回应了实践中存在的危害公共安全刑事案件法律适用、刑事政策把握方面存在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