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即佛”是天台宗就佛而判立的六种即佛之义,以示由凡夫修行至佛果的位次。具体来说,“六即佛”包括: 一、理即佛 指一切众生本具佛性之理,与诸如来无二无别,皆即是佛。也就是说,一切众生虽然迷惑颠倒,生死轮回,但就其不思议理性的本体来说,随拈一法,无非法界,本来智慧觉照,与佛不二。 二、名字即佛...
印光祖师在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 隋天台智者大师,著观无量寿佛经疏,立六即佛义,以对治自甘堕落,及妄自尊大之病。六即佛者,一理即佛,二名字即佛,三观行即佛,四相似即佛,五分证即佛,六究竟即佛也。六明阶级浅深,即明当体就是。譬如初生孩子,与其父母形体无异,而力用则大相悬殊。不得谓初生孩子非人,亦...
“六即佛”是天台宗智者大师(智顗)所创立的教义,它详细阐述了从凡夫修行直至成就佛果的六个位次,每个位次都体现了佛性的不同层面和修行者的不同阶段。以下是“六即佛”的正确含义:1• 理即佛:指的是一切众生本具佛性,即使在背离真理、轮回于三途六道之中,佛性与功德依然内蕴其中。心之本质即是佛,这就如同...
六、究竟即佛 这是从等觉,再破最后一分无明,则惑尽真纯,彻证即身本具的真如佛性,入妙觉位而成佛,故名究竟即佛。请参见以下说明十种位阶,及六种即佛。 十种位阶;;六种即佛 1、凡夫位(对于佛法,闻信全无)────理即 2、凡夫位(对于佛法,有闻有信)────名字即 3、五品弟子位───(外凡位)─...
宏海法师:天台宗的 六即佛可爱来宾00 立即播放 打开App,流畅又高清100+个相关视频 更多 495 0 01:51 App 净界法师:为什么忏悔能把“业”给调伏下来?为什么造恶业要起惭愧心? 334 0 04:01 App 净界法师:僧藏法师拒绝六欲天诱惑 262 0 08:35 App 梦参法师:偷盗不仅有贫穷的果报,还有其他花报和余报。
佛教新鲜事超话六即佛 六即佛是天台宗(法华宗)开宗祖师智者大师所判,出于《观无量寿经疏妙宗钞》卷上,是从凡夫到成佛的六个位次。 六即佛是:1、理即佛,2、名字即佛,3、观行即佛,4、相似即佛,5、分证即佛,6、究竟即佛。 对六即佛,印光大师在上海护国息灾法会上作过阐释。
六即佛【出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六即佛者,约事故明六,约理故明即。即者,其体不二,名之为即。然明此六即者,或显法门高深,或明修行次第。若论六者,位次高下有序,则修行之人,不生上慢。若论即者,理体初...
🌱六即佛,这是一个深奥的修行概念,包含了从理到行的六个层次。从“理即”开始,我们知道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是从理论上成立的。🌼接着是“名字即”,这里强调对佛法名词的理解,虽然不同人可能会有不同的定义,但核心是对佛法名称的理解。🌻然后是“观行即”,这是指开始实际的修行,通过观察和行动来体验佛...
隋代智者大师天台宗的创立者,在其《观无量寿佛经疏》中提出了六即佛的理论,以矫正人们自甘堕落和妄自尊大的心态。六即佛包括理即佛、名字即佛、观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证即佛和究竟即佛六个层次。理即佛强调众生皆有佛性,即使身处轮回,佛性依然存在。"动静理全是",表明众生虽未闻佛法,但...
六即佛义,是天台智者大师所立,以示由凡夫修行,乃至佛果的位次。六即佛即是:一、理即佛。二、名字即佛。三、观行即佛。四、相似即佛。五、分证即佛。六、究竟即佛。究竟即佛,这是从等觉,再破最后一分无明,则惑尽真纯,彻证即身本具的真如佛性,入妙觉位而成佛,故名究竟即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