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吴江》 作者:王贽 朝代:宋代 吴江秋水灌平湖,水阔烟深恨有馀。 因想季鹰当日事,归来未必为莼鲈。 古诗“《过吴江》”拼音对照 guò wú jiāng 过吴江 wú jiāng qiū shuǐ guàn píng hú, shuǐ kuò yān shēn hèn yǒu yú. 吴江秋水灌平湖,水阔烟深恨有馀。 yīn xiǎng jì yīng dā...
《一剪梅·舟过吴江》是宋末词人蒋捷乘船经过吴江县时所作的一首词。此词抒写春舟乡愁。上片着意抒写客愁,风雨吴江,一片春愁。留滞津渡之间,无限漂泊之苦,欲借酒消愁而不可得。下片写离情与乡思,想到家中调筝焚香,春光无限。而今流光似水,又是一年,不知何时才能归家团聚。结句“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构思...
唐代著名诗人宋之问有一首《夜渡吴松江怀古》,首联写“宿帆震泽口,晓渡松江濆”,诗题中的“吴松江”与诗句中的“松江”是同一条河,有时也称“吴江”,均指称江南运河水系中吴江境内一段运河。 宋之问 夜渡吴松江怀古 作为河流的松江,旧时亦名松陵江,又因流域在古代吴国境内,故称之为吴松江或吴江。其发源于吴江...
《一剪梅·舟过吴江》原文及赏析1 一剪梅·舟过吴江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度与泰娘娇。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一剪梅·舟过吴江》赏析一 吴江指滨临太湖东岸的吴江县。这首词主要写作者乘船漂泊在途中...
《过吴江有感》是清代诗人吴伟业途径吴江时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前两联写吴江城外之景及心中的感受。后两联写吴江城内见闻及诗人的感想。抒发了作者身遇乱世的悲凉。这首诗在写景抒情中,巧妙的叙事,全诗按照时间先后依次描述,层次分明,语言生动、凝练,含蓄。作品原文 过吴江有感¹ 落日松陵道²,堤...
这个诗题里的“吴江”,不是地名,不是指吴江县;而是水名,就是松江。 这首诗中最开阔的一句是“地留孤屿小,天入五湖深。”写了太湖边的景色。水天相接,无限地延伸,使人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豪放的情怀。诗人也许正是要借这一联诗来表达自己的宽广胸襟。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一剪梅 · 舟过吴江 【宋】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译文】这一片春愁,似乎在等待着美酒来消除。小船在吴江上飘摇,岸边的酒楼上酒旗飘扬。小船驶过秋娘渡,又过了泰娘...
蒋捷词如其人,多是抒发故国之思,悲凉中有清俊,在宋词中独树一帜。最有名、最耐读的有两首,分别是《一剪梅·舟过吴江》和《虞美人·听雨》。下面复习《一剪梅·舟过吴江》,原文如下: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过吴江有感》·吴伟业 落日松陵道,堤长欲抱城。 塔盘湖势动,桥引月痕生。 市静人逃赋,江宽客避兵。 甘年交旧散,把酒叹浮名。 吴伟业在诗歌创作上最擅长七言歌行,同时也兼工律诗绝句。这里选析的《过吴江有感》,就是其五律中的一首佳作。 “吴江”是县名,位于江苏最南部,北近苏州,西滨太湖,东南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