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学 [ bēi xué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bēi xué ] ①研究、考证碑刻的时代、体制、源流、文字和拓本真伪的学问。②崇尚碑刻的书法派别。与“帖学”相对。起源于清嘉庆、道光间,阮元倡南北书派论,包世臣继起誉扬北碑,崇碑之风遂盛,因此有人称碑学为北派,帖学为南派。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
首先来讲碑学。唐代陆龟蒙的《野庙碑》对“碑”的解释是:“碑者,悲也,古者悬而窆(下葬)用木。”意思是下葬时所用的一种没有文字的竖木,此后由此逐渐衍生为刻有文字的功德碑、墓碑、祭祀碑等等。现在书法意义上广义的“碑”指的是各种形质的石刻文字,摩崖、塔铭、造像记等等都包含在其中。魏碑《张猛龙碑...
碑学是一门研究碑刻及其相关问题的学科,首要内容是研究碑文,也就是刻在碑石上的文字。通过对碑文的解读和研究,可以了解碑石创作的背景、作者、刻石技巧、历史事件等信息,进而推测出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 二、碑学的特点 1.揭示历史文化:通过研究碑文,可以揭示出特定时期的历史文化特点、思想观念、社会风貌等,为...
所以,学习魏碑成为书法变革精神的象征了。而书法史上的“碑学”,从此以后,实际上就成为狭义的魏碑书法了,魏碑书法是迟到的书法艺术,它起源于隶书,与王羲之时代的楷书,是大体同时发展出来的书法。 只是“魏碑”书法,有的有一些隶书的尾巴,有点几乎与王羲之体系的楷书没有什么区别。 但是,书法家欣赏的“魏碑”主要是北...
所谓碑学,其一属于金石学范畴,乃是研究金石碑版的历史、功能、形制、真伪的学问;其二是以研究碑刻(尤其是北碑)为主要师法对象的书法艺术流派的学问,这一流派被称为 “碑派”。需要着重指出的是,碑学乃清代的产物,亦可特定地称作清代碑学。我们以阮元《南北书派论》和《北碑南帖论》作为理论标志,以崇尚北碑...
那什么叫碑学、什么叫帖学呢? 是不是刻在碑上的就属于碑学,写在纸上的就叫帖学? 要这么简单就好了,碑学、帖学是一种人为建构,不是一件书法作品的自然属性。 要搞明白它们的具体内容,得梳理一下历史。 当然,梳理完,你可能觉得更乱了,因为碑学阵营里的几个大佬,观点也不是完全一致。 说到碑学大佬,主要有三位...
成熟的碑学与帖学相比,有以下几方面区别。 第一就幅式来说,帖学产生于魏晋时代,擅长写尺牍手札,都是小字、小作品,碑学流行于清代,擅长写匾额,楹联,超大的条幅和中堂,都是大字、大作品。小作品与大作品的观看方式不同,审美要求也不相同。尺牍手札拿在手上近距离把玩,注重细节...
帖学实际上在碑学出现时才有的正式叫法,古人临帖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所以帖学派是为应对碑学派挑战而被动形成的一种流派。它是指魏晋以来,以法帖为学习研究对象,以崇尚钟繇、王羲之为正宗的书派,则称之为帖学。自北宋刻帖之风兴起后(如《淳化阁帖》),对帖学盛行起了很大作用。后世把唐代的虞世南、欧阳询...
一、“爨体”与碑学的内在联系 爨体与碑学之间关系紧密,但在讨论二者的内在联系之前,首先需要厘清“碑学”的概念。 碑学,指研究考证碑刻源流、时代,鉴别碑刻拓本的种类、年代、真伪和考证识别刻石中古文字结体的一门学问,也是指崇尚碑刻书艺的书法流派。康有为认为碑学书法是...
“碑学派”是以崇尚“碑学”贬低“帖学”为特征的书学流派。始于清代乾隆、嘉靖时期,师法碑刻,代表人物有:邓石如、何绍基、金农等。 “碑学派”的来由 “碑学派”的来由是由清代阮元在他的著作《南北书派论》和《北碑南帖论》中提出“南派乃江左风流,疏放妍妙,长于碑榜……北派则是中原古法,拘谨拙陋,长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