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专辑:骆茳之书法史论资料 猜你喜欢 733 一乘法要 杨佛兴 by:悦心展颜 7165 心学与大乘 by:松柏书苑 2639 弼兴学声 by:温晓萍老师 9.4万 高高兴兴上学去 by:雷森妈妈 287 学习写字需要全临帖吗 by:孙华贵 9455 书法传统碑帖临摹教学 by:红居堂 ...
但是确是碑学和帖学之争的重要因素。即无本真面目,又何必去学的意思。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清朝馆阁体的兴起对书法艺术创新的阻碍,可能是因为统治者对董其昌,赵孟的喜爱,所以推广开来,加之科举制的实用需求,帖学也流落到了奄奄一息的地步,也许是出于拯救书学艺术的思想吧,许多书法家力图开辟新思维,所以也恰好大量碑刻...
清代碑学之兴起与流变 摘要:中国书法的历史,素来碑帖有别。自"二王"一脉的地位确立之后,帖学一直占据主导。时至晚明,晋唐以来占据正统地位的帖学开始衰退,碑学开始勃兴,对碑学之兴的看法,或褒或贬争议颇大,但不可否认碑学之兴起,使书法创作的空间空前扩大,其兴起原因、发展过程及影响都值的去认真发掘,以便更好地...
中国书法自产生之初就受到古代哲学的浸染,早在汉代著名学者、书法家蔡邕的书论著述《九势》中,就曾揭示了书法与自然的关系及这种关系的哲学依据,即书法来源于自然,而自然万象由阴阳生成,那么书法中也就有了阴阳。时至千年后清代碑学兴起的这一阶段,书法论述中尤能显示出这类哲学中的辩证思维方式与对立统一的分析方法...
碑学之兴,乘帖学之坏,亦因金石之大盛也。 #见字如面 #写字是一种生活 #毛笔字 #书法 #贵在坚持 - 文心雕龙🌟于20241225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11.5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帖派是指魏晋以后以法帖为学习研究对象,以钟繇、王羲之为宗的书派,北宋刻帖之风推动其盛行。 1. **概念定位**:题干已明确指出“帖派是相对碑学的出现而提出的概念”,说明帖派与碑学对立存在,属于书法流派的分类。 2. **时间与核心**:“魏晋以后”点明起源时段,“钟繇、王羲之为宗”明确师法对象,二者构成帖...
解析 帖派是魏晋以后以法帖为学习研究对象、以钟繇和王羲之为宗的书派,北宋刻帖推动其盛行。 问题包含完整答案。首先明确帖派是相对“碑学”提出的概念,时间节点为魏晋之后;研究对象为法帖,代表宗师为钟繇、王羲之;再结合北宋刻帖风气对帖派发展的推动作用,逐层分解概念核心,逻辑完整。答案要素无缺失,故可输出。
碑学兴起,用笔已经不是简单的用笔;专家:“中实之妙”很难很难用笔(十四) 文/大可先生 元朝以降到清朝碑学兴起之前,对用笔的探讨虽为数不少,但大都在古人论用笔的基础上兜圈子,再没有像“用笔千古不易”这样惊世骇俗的观点。比如明代书画家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虽然也有辟了一专栏专讲用笔,也时有一些真知或...
龙门二十品|始平公造像记(二) | 山谷《龙门二十品》是从河南洛阳市龙门石窟北魏时期的造像题记中精选出来的二十方造像题记,是魏碑书法的代表。 这些题记在早先并不为人们所特别注意,清代乾、嘉以后金石学和碑学兴起,不少金石家都分赴名山访碑求拓,龙门的造像记就是清代著名的书法篆刻家黄易(小松)访拓后,始显...
更多“碑学之兴, ,亦因金石之大盛也。”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从北宋到清末是中国金石学产生和发展时期。对宋代金石学有开创之功的是宋仁宗时期的刘敞,其《先秦古器图碑》、()为我国最早的金石学著作。吕大临《考古图》为现存年代最早且较有系统的古器物图录。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逍遥游》:“之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