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劳动者由于对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不熟悉,不知道该如何来主张自己的合法权益,有的对劳动法规和政策理解不准确,不知道该如何应用,往往造成有的提出的仲裁请求会高于国家规定的标准,这样不利于化解矛盾,不利于劳动纠纷的处理;有的提出的仲裁请求低于国家规定标准,无形中造成放弃了部分合法权益。所以,劳动者当遇到自己...
(1)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和重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及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及重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2)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和重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对怀孕7个月以上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不得少...
从严格意义上讲,劳动权作为一个严格的法律概念和法律规则的构成要素,具有对应的义务主体,及国家和用人单位;而劳动权益则是一个复合概念,不仅包括了劳动权本身,更侧重于其利益指向,它不是法律规则的构成要素,它没有严格意义上对应的义务主体。因此,在提及劳动权益保障的时候,使用责任主体更为科学。劳动权的实现是劳动...
尊崇劳动,尊重劳动者,让劳动者劳有所得,才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人民法院立足主责主业,积极延伸职能,出实招办实事,用实实在在的效果暖人心,不断提升司法保障劳动者权益的能力。2024年以来,海沧区法院审结劳动争议案件61件,快速执结欠薪案件70件,为劳动者追回报酬276.02万元。海沧自贸园区...
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障主要依赖于劳动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执行,以及劳动者自身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行动。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保障措施: 一、完善劳动法律法规,明确劳动者权益。 国家通过制定和完善《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如平等就业、获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安全卫生保护等。这些法律法...
劳动权益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和行政措施,确保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享有的各项权益得到充分保护。这些权益包括但不限于合理的劳动报酬、安全卫生的工作环境、法定的休息和休假时间、社会保险和福利等。劳动权益保障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以及推动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法规 具体来说,劳动权...
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提供劳务期间,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提供劳务一方损害的,提供劳务一方有权请求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也有权请求接受劳务一方给予补偿。接受劳务一方补偿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原标题:《《民法典》如何保障劳动者权益 |民法典宣传月》
一些地方也在进行有益探索,辽宁沈阳的皇姑区,在2022年就成立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中心”,成为全国的先行试点之一。在辽宁沈阳皇姑区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中心”,记者看到,这里设置了接待中心、调解中心、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庭、劳动争议巡回法庭和法律咨询援助中心等服务区域。快递员王明亮告诉...
《劳动法》是国家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而制定颁布的法律。 从狭义上讲,我国《劳动法》是指1994年7月5日八届人大通过,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工网讯 全面强化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建立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一函两书”工作协同协作机制;运用多种手段推动解决突出问题;积极参与和推动立法。5月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会同全国总工会共同发布《充分发挥行政检察监督职能助力根治欠薪典型案例》,全国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全总在推动贯彻执行劳动法律,保障劳动者权益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