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香港中文大学于君团队在《自然·微生物学》杂志发表论文,研究者们发现,厌氧消化链球菌会介导对PD-1抑制剂的耐药,并促进结直肠癌(CRC)的进展。厌氧消化链球菌的反派角色扮演得相当敬业,它一手吸引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进入肿瘤,另一手还能直接激活MDSC的免疫抑制活性,可谓将坏人贯彻到底。好在,研究者们也厘清了...
此外,TEX激活的MDSC能够使单核细胞极化为M2表型,有利于形成促肿瘤的微环境。最后,最近发现TEX含有免疫检查点蛋白,如PD-L1、TIM-3或CD73/CD39,这表明其在ICI耐药中具有潜在功能。 外泌体和免疫检查点 外泌体与PD-L1 最近的临床研究表明,PD-L1在多种癌症(胃癌、乳腺癌、胰腺癌、口腔食管癌、HNSCC、NSCLC和黑...
厌氧消化链球菌通过MDSC抵消抗PD-1抗体的抗肿瘤效果 MDSC主要靠肿瘤细胞分泌的趋化因子驱动。研究者分析了PA小鼠中的相关因子表达,检测到CXCL1上调最为显著。 厌氧消化链球菌可与CRC的整合素α2β1相互作用,通过激活NF-κB促进CXCL1分泌,后者...
因此,检测到TEX结合的gal-9与恶性特征增加相关。 此外,NPC细胞或CD33+髓系细胞暴露于TEX结合的gal-9可下调STING,STING是I型IFN信号传导中的关键衔接蛋白。这刺激了几种细胞因子的产生,特别是IL-6和IL-1β。这些细胞因子促进了髓样细胞向MDSC的分化,并促进了它们向TME的募集。 外泌体与CD73/CD39 外泌体天然...
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 响应于肿瘤定向的异常骨髓生成而扩增,在抑制保护性 T 细胞免疫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并代表了治愈性免疫疗法的主要限制。目前流行的观点是,MDSCs 起源于与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相同的前体,通过涉及多能造血干细...
包括5FU在内的化疗,也可能通过其对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的选择性作用具有抗肿瘤作用。体外和体内研究均表明,5FU对MDSC具有强烈的细胞毒性,从而介导免疫耐受。MDSC的减少刺激CD8(+)T细胞产生IFN-γ;因此,CD8(+)T细胞也可能在促进抗肿瘤反应中发挥作用。
在多种肿瘤模型中,相比于T细胞特异性的PD-1剔除,髓样细胞特异性的PD-1剔除更有效地降低肿瘤生长。 在细胞水平上,尽管在T细胞中保留了PD-1的表达,但是髓样细胞特异性的PD-1剔除使得髓样细胞的命运定型从分化为MDSC偏向为分化为树突细胞、巨噬细胞MΦ和Ly6高表达的效应单核细胞,诱导功能性得到改善的效应记忆性...
YTHDF1通过促进p65翻译上调CXCL1,进而通过CXCL1-CXCR2轴促进MDSC迁移。增加的MSDC反过来在TIME中拮抗功能性CD8+ T细胞。另外,通过CRISPR(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或VNPs-siYTHDF1靶向YTHDF1增强了微卫星稳定(MSS)和高微卫星不稳定(MSI-H)模型中的抗PD1疗效,支持YTHDF1作为CRC免疫...
通过抑制 VEGFR-1、VEGFR-2、VEGFR-3,抑制肿瘤的新血管生成。已有证据表明,血管生成可能在限制抗肿瘤免疫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肿瘤血管生成的关键介质,可通过不同机制诱导免疫抑制性TME,如直接抑制抗原呈递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增强免疫抑制细胞:T细胞(Treg)、TAMs和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的活...
PD-L1通常在实体瘤和血管瘤的肿瘤细胞中上调。PD-L1也在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DC、骨髓来源的肥大细胞和一些非免疫细胞上表达。除肿瘤细胞外,PD-L1还可在TME中的TAM、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和DC上表达。此外,TAM上的PD-L1表达水平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高CD4和CD8 TIL水平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