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R-ABL激酶区突变的临床意义 一、TKI耐药的核心机制 1.耐药机制 ●BCR-ABL激酶区突变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耐药的主要原因。这些突变通过改变激酶结构或结合位点,降低TKI与靶点的亲和力,例如:●T315I突变:导致对一/二代TKI(如伊马替尼、达沙替尼、尼洛替尼)广泛耐药,因...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可以选择性地阻断ATP与BCR/ABL激酶结合位点,有效地抑制BCR/ABL激酶底物中酪氨酸残基的磷酸化,使该酶失活,进而阻止了一系列的信号传导,引起BCR/ABL阳性的细胞凋亡。 BCR/ABL激酶抑制剂的发展历史 造2001年第...
随着CML致病机理的研究不断深入,研究者发现BCR-ABL融合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异常的ABL酪氨酸激酶活性,且被证明在CML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1。因此可靶向抑制BCR-ABL融合蛋白的TKI成为CML患者的重要治疗选择。 第一至三代TKI类药物(均为BCR-ABL正构抑制...
ABL1为原癌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q34(长臂三区四带),基因产物是一种非受体型酪氨酸蛋白激酶;BCR基因位于22号染色体q11(长臂一区一带)。由于9号和22号染色体长臂易位,导致9号染色体长臂(9q34)上的原癌基因ABL和22号染色体(22q11)上的BCR(B-cell receptor)基因重新组合形成的一种融合基因。图1:BCR-A...
【白血病新药!第三代Bcr-Abl激酶抑制剂「泊那替尼」在中国获批】2024年9月9日,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官网最新公示,由大冢制药(Otsuka)申请的泊那替尼片上市申请已获得批准。根据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
2001 年,甲磺酸伊马替尼 (imatinib,表1)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 批准用于治疗CML,这是由诺华公司开发的首个小分子靶向BCR-ABL 的药物。伊马替尼竞争性阻断BCR-ABL激酶 (与ATP 位点结合),特异性抑制白血病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激活[16],进而抑制了癌细胞的增殖,同时由于其...
奥雷巴替尼(Olverembatinib, HQP1351)是亚盛医药旗下的原创1类新药,可有效抑制BCR-ABL酪氨酸激酶野生型及 多种突变型的活性。作为中国首个获批上市的三代BCR-ABL抑制剂,奥雷巴替尼不仅改变了我国包括T315I突变慢性 髓系白血病(CML)患者无药可医的现状,也逐步满足了一线至多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耐药CML和费城...
在本研究中,作者通过进行免疫荧光、共免疫沉淀(CO-IP)、RNA测序、脂质过氧化等实验证明了二硫氯噻吨(DSF)在选择性地对BCR-ABL+细胞系产生强大细胞毒性作用,并有效抑制原代BCR-ABL+白血病细胞方面的能力。关键的是,DSF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的联合治疗能够选择性地根除TKI耐药的干细胞和耐药细胞。值得注意的是...
BCR-ABL蛋白是异常激活的酪氨酸激酶,会导致细胞恶性增殖,进而导致慢性髓系白血病(CMI)的发生。如图表示抗癌药物“格列卫”在抑制慢性髓系白血病时的作用机理。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BCR-ABL蛋白可催化ATP的磷酸基团转移到底物上 B. 异常激活的酪氨酸激酶可能会促进细胞凋亡导致CML的发生 C. 还可开发能与底物...
实例讲解与练习:激酶Bcr/Abl靶点抑制剂的半柔性对接 第三天下午 生物分子相互作用II 2.3柔性对接 2.3.1 小分子配体优化准备 2.3.2 蛋白受体优化及坐标文件准备 2.3.3 蛋白受体格点计算 2.3.4 柔性对接计算及结果评价 2.3.5 半柔性对接与柔性对接比较与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