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迈杰医学基于荧光qRT-PCR法,针对BCR-ABL少见型融合基因类型开发了BCR-ABL190融合定量检测试剂盒和BCR-ABL1 230融合定量检测试剂盒。对于ABL激酶区突变检测,迈杰医学分别基于Sanger测序法和荧光PCR法开发了相应的试剂盒,操作简便,成本低,报告周期短,且可以相应满足检测范围广和灵敏度高的需求。此外,迈杰医...
伊马替尼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已成为CML一线治疗及Ph+ ALL治疗方案的重要组成,大部分患者能够获得满意疗效,但是仍有部分患者发生原发或继发耐药,BCR-ABL1激酶区突变是耐药的主要机制。 根据北大人民医院的研究结果显示,伊马替尼、尼洛...
(KD)点突变是最常见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耐药机制.第一代Sanger基因测序是当前筛查BCR-ABLI KD突变最常用的方法,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检测灵敏度差,且无法可靠地鉴定复合突变.而第二代基因测序(NGS)技术可以克服这些问题,越来越多的诊断实验室正在将NGS检测作为常规应用,并且有望成为BCR-ABLI KD突变筛选的...
ABL1为原癌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q34(长臂三区四带),基因产物是一种非受体型酪氨酸蛋白激酶;BCR基因位于22号染色体q11(长臂一区一带),正常的BCR基因产物为160KD的胞质磷酸蛋白,由于t(9;22)(q34;q11)的易位,形成BCR-ABL1融合基因,该基因最常见的产物为210KD的融合蛋白...
同时,迈杰医学基于荧光qRT-PCR法,针对BCR-ABL少见型融合基因类型开发了BCR-ABL190融合定量检测试剂盒和BCR-ABL1 230融合定量检测试剂盒。对于ABL激酶区突变检测,迈杰医学分别基于Sanger测序法和荧光PCR法开发了相应的试剂盒,操作简便,成本低,报告周期短,且可以相应满足检测范围广和灵敏度高的需求。
一、BCR-ABL1融合变异及其亚型 BCR基因,又称Ph基因,位于22号染色体长臂1区1带,包括23个外显子区。ABL1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长臂3区4带,包括11个外显子区。BCR-ABL1融合变异是由于22号染色体和9号染色体发生t(9;22)(q34;q11)易位变异形成[1]。其融合蛋白具有持续活化的酪氨酸激酶活性,可导致自身酪氨酸残基及...
分子学监测贯穿CML诊疗全过程,包括疾病诊断、治疗方案选择、疗效评估、停药时机判断和复发监测等。监测主要依赖于BCR-ABL定量检测,同时进行ABL激酶区突变检测。监测结果对临床医生了解疾病进展、评估治疗效果至关重要。四、CML的治疗 目前,治疗CML的主要药物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其中伊马替尼是CML的...
BCR-ABL激酶区..BCR-ABL激酶区突变检测提示 BCR::ABL1拷贝数低于检测下限这次检测算是失败了吗?数据并不能说明是否有突变或者没有突变是吧?融合基因报告BCR-ABL激酶区突变检测报告
方法检测BCR-ABL转录物水平,以及针对ABL激酶区的Sanger测序法或二代测序法检测ABL激酶区突变,可以有效评估疾病负荷、监测治疗效果和预测远期疗效。迈杰医学提供了一整套CML诊疗过程中的分子检测解决方案,包括自主研发的BCR-ABL1融合基因定量检测试剂盒等产品,可全面满足CML诊疗过程中的分子检测需求。
反过来,ABL001与变构位点结合后预计将导致泊那替尼与BCR-ABL1激酶的DFG-out非活性构象进一步持续、稳定的结合,这种”正构-变构“相互协同的调节作用机制,最终导致强有力的激酶抑制,以克服对泊那替尼的突变耐药性[21]。因此,正构抑制剂与变构抑制剂联合可发挥强大的协同作用,产生意想不到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