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数据截止日期(2023年1月3日),中位随访时间为15.2个月(四分位间距为10.7至19.3)。阿特珠单抗联合卡博替尼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0.6个月(95%置信区间[CI],9.8至12.3),卡博替尼组为10.8个月(95% CI,10.0至12.5)(疾病进展...
截至2021年11月30日,卡博替尼联合阿特珠单抗治疗组的中位随访时间为24.7个月,客观缓解率(ORR)为19%,部分缓解率(PR)为19%,疾病稳定率(SD)为62%,疾病进展率(PD)为16%;疾病控制率(DCR)为80%;中位持续缓解时间(DOR)为5.8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4.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
对于NHT治疗后病情进展且具有盆腔外淋巴结转移或内脏转移的mCRPC患者,按1:1随机分接受卡博替尼联合阿替利珠单抗治疗,或接受NHT(阿比特龙+泼尼松或恩扎卢胺)治疗。两个主要终点是BIRC评估的PFS(前400名患者;PFS ITT)和OS(所有随机患者;ITT)。 研究结果 在数据截止时(中位随访期24.0个月),575名患者随机接受卡博...
通过基于网络的交互反应系统将患者随机分配(2:1:1)至卡博替尼(40 mg,口服每日一次)联合阿替丽珠单抗(1200mg,静脉注射每3周一次)组、索拉非尼(400mg,口服每日两次)组,单药卡博替尼(60mg,口服每日一次)组,根据疾病病因、地理区域和肝外疾病或大血管侵犯的存在进行随机化分配。试验的两个主要终点分别是随机分配...
近日,一项探究卡博替尼+阿替利珠单抗联合治疗晚期透明细胞(cc)和非透明细胞(ncc)肾细胞癌(RCC)患者的研究在JCO发表。结果显示,卡博替尼联合阿替利珠单抗在晚期ccRCC和nccRCC患者中表现出可观的临床活性和可接受的耐受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期刊官网截图 ...
卡博替尼+阿替利珠单抗临床试验动态 在CONTACT-02研究(NCT04446117)中,507名患者按1:1随机分配,接受卡博替尼(40毫克,口服,每天一次)加阿替利珠单抗(1200毫克,静脉注射,每3周一次)(n=253)或二线NHT(n=254)治疗。NHT治疗包括醋酸阿比特龙(Zytiga),口服1000毫克,每天一次,外加5毫克泼尼松,口服,每天两次;或恩扎鲁...
卡博替尼是一种多靶点TKI,可抑制参与肿瘤细胞生长、血管生成、转移和免疫细胞功能的受体酪氨酸激酶,包括VEGFR、MET和TAM激酶家族(TYRO3、AXL和MER),其在随机CABOSUN(Ⅱ期)和METEOR(Ⅲ期)研究中与一线和二线标准治疗相比的可改善临床结局,所以批准作为晚期RCC患者的单药治疗。卡博替尼可能会促进免疫许可环境,增强对IC...
较为稳妥的选择,自然是联合阿替利珠单抗,二打一。那我们看具体的试验方案也是如此:COSMIC-312试验参与者被随机以2:1:1分为三个治疗组:卡博替尼(40 mg,每日一次)+阿替利珠单抗(1200 mg,每3周);索拉非尼单药(400 mg每日两次);卡博替尼单药(60 mg,每日一次)。最终的结果是令人失望的,研究共...
对于NHT治疗后病情进展且具有盆腔外淋巴结转移或内脏转移的mCRPC患者,按1:1随机分接受卡博替尼联合阿替利珠单抗治疗,或接受NHT(阿比特龙+泼尼松或恩扎卢胺)治疗。两个主要终点是BIRC评估的PFS(前400名患者;PFS ITT)和OS(所有随机患者;ITT)。 研究结果
卡博替尼(XL184)是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具有抗ME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1-3、AXL、RET、KIT和FLT3等靶点的强效活性,可抑制肝细胞癌肿瘤生长。 治疗肝细胞癌 1单药试验: 在随机、双盲的3期试验评估了卡博替尼与安慰剂对于经治的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疗效,共入组707名患者,按照2: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卡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