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催化的偶联反应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有机锌或有机锂化合物为反应底物的反应,另一类是以芳香族碘化物或烯烃为反应底物的反应。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反应是Kumada偶联反应和Suzuki偶联反应。 Kumada偶联反应以有机镁或有机锌化合物和卤代芳烃或卤代烯烃为反应底物,通过镍催化在反应中形成碳碳键。这种反应可以实现对...
过渡金属催化的偶联反应是合成化学中碳-碳键形成的主要方法。镍催化的交叉亲电试剂偶联(XEC)反应使用非贵金属催化剂,可以接触到更多样且成本更低的试剂,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开发和应用的关注。 Ni催化的XEC反应需要一个电子源来支持整体的交叉偶联反应。例如,需要将Ni催化剂还原为低价中间体以启动氧化加成或从有机亲电...
镍催化脱羰交叉偶联反应,作为一种新兴的反应类型,为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该反应通过脱羰过程形成烷基镍中间体,进而高效构建C(sp3)-C(sp3)键,展现了其独特的反应活性和选择性。镍催化脱羰交叉偶联反应的中间体与反应条件在镍催化脱羰交叉偶联反应中,C(sp3)-C(sp3)键形成的关键中间体是烷基镍。然而...
近日,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KAUST)Magnus Rueping课题组与福州大学岳会锋课题组报道了一种镍催化三组分还原策略,利用电化学方法实现了1,3-烯炔的14族元素杂-双官能团化反应。该策略具有反应条件温和、选择性高、通用性高等特点,可以实现烯炔的硅基化-/锗基化-/锡基化-烷基化反应。在电还原偶联反应中,各种氯硅烷、氯...
好久没更新了,今天来聊聊镍催化剂在交叉偶联反应中的那些事儿。这个领域的研究还远远没有达到尽头,但目前的主流观点是,镍和配体(比如膦配体)会形成Ni(cod)的中间态,然后底物会取代cod(环己二烯),氧化加成到镍上,接着经历转金属催化和还原消除。这个过程可能会产生一价镍的副产物。也有文献认为,虽然一价镍不直接...
南京大学谢劲课题组报道了一种光/镍协同催化下羧酸与其衍生物(NHPI酯)间高选择性自由基-自由基交叉偶联反应。该反应为从市售羧酸合成结构复杂的酮和含有全碳季碳中心的分子提供了一条实用的途径。同时,该策略展现出了较好地底物普适性和出色的官能团容忍性,为温和条件下构建C(sp2)-C(sp3) 或C(sp3)-C(sp3)...
近日,德国哥廷根大学的Lutz Ackermann课题组报道了一种镍催化芳基锍鎓盐(arylsulfonium salts)的C(sp2)–C(sp3)交叉亲电偶联反应,成功实现了将脂肪族链引入至芳香族骨架中。因此,简单的非预官能团化芳烃可以通过形成芳基二苯并硫蒽鎓盐(DBT+,aryldibenzothiophenium salts)从而实现相应的烷基化反应。该反应采用电化学...
一、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 2018年Sawatzky和Stradiotto报道了利用(DPEPhos)Ni(mesityl)Br (C1)催化芳基氯或溴和芳基硼酸在温和条件下(2 mol% Ni, 25 °C)进行偶联,并得到很好的产率。 【Synlett2018, 29, 799–804】 Ariki等人报道了,镍催化的苄位叔碳砜和(ArBO)3(arylboroxin...
基于前人的工作,最近,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KAUST)Chen Zhu和Magnus Rueping课题组实现了具有挑战性的镍催化芳基卤化物、烷基卤化物和氯甲酸乙酯的三组分还原偶联反应。此反应利用氯甲酸乙酯作为简单易得的CO源,实现了多种芳基烷基酮的合成。相关成果发表在Angew. Chem. Int. Ed.,2022,DOI: 10.1002/anie.202204144上(...
1.镍催化C-H键交叉偶联反应是一种强大的合成工具,它允许在芳香和杂环化合物中形成新的C-C键。 2.这种反应具有广泛的底物适用性,可用于形成各种类型的C-C键,包括C-C、C-N和C-O键。 3.反应条件温和,通常使用温和的试剂和溶剂,这使得其适用于对热和氧化敏感的化合物。 反应机理 1.镍催化的C-H键交叉偶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