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U.S. FDA)批准了首个OV(T-VEC)用于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T-VEC是一种基因工程改造的溶瘤单纯疱疹病毒1型(oHSV-1),这是溶瘤病毒治疗领域的一个里程碑。2021年,日本批准了世界上首个针对恶性胶质瘤的OV(DELYTACT,oHSV...
第一代溶瘤病毒疗法是T-VEC,一种基因修饰的单纯疱疹1型病毒。进一步的T-VEC遗传改造包括敲入GM-CSF基因和敲除ICP34.5等。感染后,T-VEC导致肿瘤细胞发生快速的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同时表达GM-CSF导致局部和系统性抗肿瘤反应【1】。T-VEC疗法已经在多种类型的肿瘤中成功应用,并且与仅接受GM-CSF治疗的病人相比,T-VEC...
作者团队所进行的II期临床试验理念基于溶瘤病毒T-VEC可以增强三阴型乳腺癌病患对新辅助化疗的响应(ClinicalTrials.gov ID: NCT02779855)。二期和三期的三阴型乳腺癌患者在亚德里亚霉素(doxorubicin)和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联合化疗以及手术之后,在紫杉醇(paclitaxel)给药的同时,接受了五剂瘤内T-VEC注射,...
2015年,周国瑛离开了工作近15年的芝加哥大学,选择回国创办亦诺微医药。在芝加哥大学时,周国瑛所在团队主导设计了目前为止唯一获FDA批准的溶瘤病毒T-VEC,该专利后被授权给了安进;此外,她也是靶向疱疹溶瘤病毒的国际发明人。但彼时,中国投资圈了解溶瘤病毒者寥寥,甚至有人建议她将溶瘤病毒“包装出一个抗肿瘤...
Talimogene laherparepvec(T-VEC)是一种首创的溶瘤病毒,是单纯疱疹病毒-1(HSV-1)的JS-1菌株,最初从唇疱疹中分离出来。T-VEC已经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 一项关于T-VEC针对50名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进行的II期研究结果显示,总缓解率(ORR)为26%,其中8例完全缓解(CR...
港安健康2022年ESMO大会快讯:一项2期试验的5年结果,新辅助治疗talimogene laherparepvec(T-VEC;Imlygic)溶瘤病毒疗法加手术对可切除的IIIB至IVM1a期黑色素瘤患者的疗效与单独手术相比有持续、持久的改善。 港安…
近年依托基因工程技术,溶瘤病毒还可以作为载体,搭载各类免疫激活,接触免疫抑制和衔接T细胞等分子,以达到更好地肿瘤杀伤效果。未来随着对病毒、免疫系统的理解加深,或许会有更好地组合策略出现。虽然T-vec已经上市,溶瘤病毒领域还是大有可为。 1) 解决系统性给药...
更重要的是,T-VEC和其他一些正在开展临床试验的溶瘤病毒都已经证明,局部病毒注射是可以产生全身效应,造成远端肿瘤消失的。在此前提下,我认为溶瘤病毒的最终目的是将病毒诱导的机体的抗病毒免疫反应变为持久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新一代溶瘤病毒开发的主要目标是:1)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具有足够的溶瘤...
第一代溶瘤病毒疗法是T-VEC,一种基因修饰的单纯疱疹1型病毒。进一步的T-VEC遗传改造包括敲入GM-CSF基因和敲除ICP34.5等。感染后,T-VEC导致肿瘤细胞发生快速的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同时表达GM-CSF导致局部和系统性抗肿瘤反应【1】。T-VEC疗...
2023年4月8日在北京举行的溶瘤病毒创新药研究高峰论坛上,首款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的溶瘤病毒药物T-vec的临床前和临床Ⅲ期主要研究人员刘滨磊博士和Robert H.I.Andtbacka博士首次在中国会面,畅谈溶瘤病毒药物的过去和未来。 Andtbacka博士是国际知名的外科肿瘤学家、黑色素瘤和肿瘤免疫学的领导者。他在肿瘤免疫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