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ec在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II期研究中进行了进一步测试[1],单臂II期研究的总体缓解率为26%。 图一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持续响应时间 T-Vec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疲劳、畏寒和发热,但在3%或4级以上的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事件中,发生蜂窝织炎的比例最高(超过2%)(T-Vec,n = 6;GM-CSF,n = 1)。没有致命的...
2015年,周国瑛离开了工作近15年的芝加哥大学,选择回国创办亦诺微医药。在芝加哥大学时,周国瑛所在团队主导设计了目前为止唯一获FDA批准的溶瘤病毒T-VEC,该专利后被授权给了安进;此外,她也是靶向疱疹溶瘤病毒的国际发明人。但彼时,中国投资圈了解溶瘤病毒者寥寥,甚至有人建议她将溶瘤病毒“包装出一个抗肿瘤...
2023年4月8日在北京举行的溶瘤病毒创新药研究高峰论坛上,首款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的溶瘤病毒药物T-vec的临床前和临床Ⅲ期主要研究人员刘滨磊博士和Robert H.I.Andtbacka博士首次在中国会面,畅谈溶瘤病毒药物的过去和未来。 Andtbacka博士是国际知名的外科肿瘤学家、黑色素瘤和肿瘤免疫学的领导者。他在肿瘤免疫学...
Talimogene laherparepvec(T-VEC)是一种首创的溶瘤病毒,是单纯疱疹病毒-1(HSV-1)的JS-1菌株,最初从唇疱疹中分离出来。T-VEC已经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 一项关于T-VEC针对50名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进行的II期研究结果显示,总缓解率(ORR)为26%,其中8例完全缓解(CR...
众所周知,FDA已经在2015年批准了首个溶瘤病毒疗法T-VEC,用于不能手术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这是一种携带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I型单纯疱疹病毒病毒(HSV-1)。 然而,由于T-VEC的疗效未尽如人意,其销售情况与预期有一定的差距。为此,T-VEC正在黑色素瘤和其他实体恶性肿瘤的许多...
在2019年芝加哥举行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一项新的研究报告显示:使用T-VEC溶瘤病毒联合检查点抑制剂Yervoy , Keytruda等免疫疗法,其应答率高达62%。这种联合疗法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高度的有效性。大多数患者在接受这种联合治疗后肿瘤缩小了50%以上。
港安健康2022年ESMO大会快讯:一项2期试验的5年结果,新辅助治疗talimogene laherparepvec(T-VEC;Imlygic)溶瘤病毒疗法加手术对可切除的IIIB至IVM1a期黑色素瘤患者的疗效与单独手术相比有持续、持久的改善。 港安…
IMLYGIC是一种基因修饰的溶瘤病毒疗法,用于治疗初次手术后复发的黑色素瘤患者的不可切除的皮肤、皮下和淋巴结病变。Imlygic是表达人huGM-CSF基因的弱毒HSV-1病毒。 1、注射方式:瘤内注射 2、Imlygic产品的成分 活性成分:talimogene laherparepvec 非活性成分:二水...
2019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在其年度抗癌报告中将溶瘤病毒归类为继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后新的免疫治疗方法。全球范围内共有四种溶瘤病毒获批上市。现今,唯一获得世界范围广泛认可并且通过FDA批准的溶瘤病毒是安进的T-VEC。 四种溶瘤病毒的原研机构分别为安进,东京大学 ,Sia Latima以及上海三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15年10月,美国FDA批准安进公司用于治疗黑色素瘤的T-Vec上市,是溶瘤病毒疗法领域成功落地的第一款也是唯一一款产品。 这个唯一或许不久之后就将被突破,来自深圳的亦诺微就是其中一名很有可能的“突破者”。今年3月,亦诺微医药宣布,其全球首个静脉溶瘤产品 MVR-T3011 IV(静脉注射)在中国完成临床1期的首例给药;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