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宪益在留学英国牛津时,出于好玩,他一口气把《离骚》翻 译了出来,译作充满了嘲讽与夸张,这一年,他24岁。惊动毛 主席、周恩来。 感情生活 在中国的翻译界,杨宪益与戴乃迭是紧紧相连的。这段异国爱情,跨国婚 姻不但铸就了一段美丽的爱情神话,更在中国的翻译史上留下了不朽的佳 话,为中国的古典文化传播作出了卓越...
我们从杨宪益的外甥女赵衡所著的《我的舅舅杨宪益》一书里,可见一斑。赵蘅,是画家、作家,她是杨宪益的小妹妹杨苡和翻译家赵瑞蕻的次女,小名小采。赵衡以晚辈的视角,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杨宪益的晚年的生活。1.杨宪益与英籍妻子鹣鲽情深。杨宪益的妻子戴乃迭是他留学英国时爱上的姑娘。41年俩人回中国,并结为夫...
杨宪益是我国著名翻译家、诗人,曾英译《红楼梦》《鲁迅选集》等,中译《奥德修纪》《凯撒和克莉奥佩特拉》等,被誉为“翻译了整个中国”的人。今天是杨宪益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 杨宪益 杨宪益(1915—2009),生于天津,1934年天津英国教会学校新学书院毕业后到牛津大学...
24岁的杨宪益突发奇想,用英文传统诗的格式翻译出了《离骚》,一时间成了校园里的风云人物。在校园里,他也遇到了此生挚爱——英国女孩戴乃迭。戴乃迭,1919年生于北京一个英国传教士家庭,7岁时返回英国,原名格拉蒂丝·玛格丽特·泰勒(Gladys Margaret Taylor),后来,杨宪益特地根据她的英文名,音译了一个中文名——...
杨宪益生于1915年,父亲是杨毓璋。杨宪益 杨毓璋曾留学日本,在早稻田大学学习实业、经济、应用科学等,归来先后担任东北电报局局长、奉天海运局局长。杨宪益出生时,父亲正在天津中国银行行长的任上。出生在这样的官宦家庭,杨宪益又是家里唯一的儿子,他的生活自然是优越的。不过杨宪益5岁那年,49岁的父亲去世了。瘦死...
杨宪益出身于名门,是翻译了《呼啸山庄》的杨苡的胞兄。 ● 杨苡(右二)与母亲、哥哥、姐姐合影 杨苡先生之所以走上翻译道路,大有兄长“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的功劳。 但在杨宪益5岁时,父亲因病去世,从此家道中落。 考入牛津大学后,他专门研究古希腊罗马文学、中古法国文学及英国文学。 一年后,身为中国...
杨宪益 百科释义 报错 杨宪益(1915年1月~2009年11月23日),祖籍淮安盱眙(今属江苏省淮安市)鲍集镇梁集村,中国著名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诗人。杨宪益曾与夫人戴乃迭合作翻译全本《红楼梦》、全本《儒林外史》等多部中国历史名著,在国外皆获得好评,产生了广泛影响。 查看百科 注:百科释义来自于百度百科,由...
1月27日,著名翻译家杨苡去世,享年103岁。杨苡,原名杨静如,1919年出生于天津,哥哥杨宪益是著名翻译家,姐姐杨敏如是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授。杨宪益(1915-2009),这位中国文学的英译巨匠,是杨苡一生最崇拜的人。前年,一部讲述西南联大的纪录片《九零后》上映,纪录片中,百岁的杨苡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说...
1937年,新生入学的年份。这一年,中国协会也迎来了更多的成员,其中一个青春动人的英伦女孩引起了杨宪益的注意。这个女孩18岁的年纪,高挑个儿,短卷发,有着一双顾盼生姿的大眼睛,攻读法国文学,且极其热爱中国文化。她就是日后陪伴杨宪益纵横翻译界几十余年的妻子——戴乃迭。但戴乃迭起初对这个青涩的中国男孩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