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简称CBT-I,主要针对失眠的病因及持续因素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的睡眠情况,为患者量身制定睡眠康复计划,纠正患者的不良睡眠习惯及与失眠相关的不正确睡眠观念,重塑患者的合理认知模式,缓解各种与失眠相关的负性情绪,消除患者对失眠的恐惧,同时可以帮助患者减少或戒断催眠药,重建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睡眠模式。
目前,CBT-I主要包含5个模块,包括刺激控制、睡眠限制、认知治疗、放松训练、睡眠卫生教育。其中,刺激控制和睡眠限制为CBT-I的核心方案;放松训练作为增效方案;认知疗法为预防复发和根治失眠的重要方案;睡眠卫生教育作为一个卫生习惯长期保持。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未来可能有更多的方法加入到CBT-I中,例如冥想、瑜伽、太极...
CBT-I 通常由接受过这种治疗形式培训的医生、顾问、治疗师或精神科医生提供。可以通过行为睡眠医学协会和美国睡眠医学委员会等专业组织找到具有 CBT-I 经验的从业者。 不幸的是,由于对这种治疗的广泛需求,没有足够的 CBT-I 专业人员来满足当前的需求。作为回应,研究人员开发了提供 CBT-I 的新方法,例如数字、小组和...
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一般疗程6-8周,每周一次与心理治疗师会谈。目前,大量证据表明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CBT-I)有效,疗效能达到平均水平,改善大约50%的症状,具有较大确定性的效应值(1.0左右)。纵向研究结果证明,该治疗能持续地改善睡眠潜伏期和入睡后觉醒时...
简言之,CBT-I对失眠患者都有一定的效果!! CBT-I的优势? 1.非药物治疗,无需担心副作用; 2.短期的治疗效果与药物相当,但疗效比药物更持久; 3.CBT-I与药物结合时,疗效则更加显著,且有助于逐渐减少药物使用剂量; 4.可能会使任何...
ACP(美国医师学会)建议失眠认知行为疗法(CBT-I)作为成年患者慢性失眠治疗的推荐方案。 《欧洲失眠障碍诊断治疗指南》中,将CBT-I作为成人慢性失眠治疗的一线治疗方案(强烈推荐,高等质量证据)。 《中国失眠障碍诊断和治疗指南》提到,研究揭示,对于长期失眠的患者,CBT-I与药物疗法的短期疗效相当;长期来看,CBT-I的疗效优...
失眠症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约三分之一的人群曾受到过失眠的困扰,出现失眠相关症状,如入睡困难、夜间频繁觉醒、早醒、非恢复性睡眠、日间功能受损(乏力、困倦、嗜睡、精力不足)等。慢性失眠或长期总睡眠时间不足可对身体造成巨大的危害,增加焦虑症、抑郁症、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率,以及交通事故、自...
CBT-I主要包括五方面的内容:睡眠卫生教育、刺激控制、睡眠限制、松弛疗法、认知治疗。 午饭后避免喝咖啡,睡前6小时内不喝酒; •夜间特别是接近睡眠时避免吸烟; •睡前3小时可以进行温和的体育锻炼,但避免剧烈锻炼; •睡前不看连续剧、小说,禁止打麻将、扑克或者其他易引起兴奋的游戏; ...
背景:失眠是癌症患者常见的一种致衰性疾病。一般情况下癌症患者更倾向于通过非药物疗法来控制失眠,但针灸和失眠认知行为疗法(CBT-I)对这种疾病疗效尚不明确。 方法:本随机对照试验了选取8周针灸(n= 80)和CBT-I治疗(n= 80)的癌症患者。针灸用针刺激身体特定穴位,而CBT-I则包括睡眠限制、刺激控制、认知重建、放...
针对失眠问题美国睡眠医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AASM),给出的治疗推荐是优先选择失眠认知行为治疗(CBT-I)或其他行为疗法作为初始治疗,而不是药物治疗,AASM的观点是优先开展CBT-I对于患者的,因为短期研究发现这两种方法均有效,但药物的副作用风险较高,且目前对药物使用超过1年的评估是不充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