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在中文写作中,英文语法影响中文表述的问题,余光中先生在1987年曾写过一篇文章《怎样改进英式中文?——论中文的常态与变态》,至今读来仍振聋发聩。 以下是文章原文: 白话文运动以来,西化的病态日渐严重。今日的中文虽因地区不同而互见差异,但共同的趋势都是繁琐与生硬,对于这种化简为繁、以拙代巧的趋势,有心人...
1、西化的趋势当然也无可避免,但不宜太快、太甚,应该截长补短,而非以短害长。 2、变化之妙,要有常态衬托才显得出来。一旦常态不存,余下的只是乱,不是变了。(这是谈及前卫的作家要突破中文常规。) 我认为,单看这两句就已经能看出余老先生是很客观的,不偏不倚。 像余光中先生学习!真是好喜欢这么又有文...
怎样改进英式中文?--论中文的常态与变态 获取原文 开具论文收录证明 >> 页面导航 摘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相关主题 摘要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七十年间,中文的变化极大。一方面,优秀的作家与学者笔下的白话文愈写愈成熟,无论表情达意或是分析事理,都能运用自如。另一方面,地道的中文,包括文言文与民间文学的...
5.形容词(①ex:“的”;等②前饰关闭,后饰开放); 6.动词(①时态;②主/被动(中/英))
《怎样改进英式中文—..这是一篇二十年前在《明白月刊》发表的文章。余老讲的很有道理。我们知道有Chinglish——中式英文,却经常忽视我们的英式中文。其实说白了就是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受到原文结构的束缚,使我们中文表
【好文】余光中:怎样..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七十年间,中文的变化极大。一方面,优秀的作家与学者笔下的白话文愈写愈成熟,无论表情达意或是分析事理,都能运用自如。另一方 面,地道的中文,包括文言文与民间文学的白话文,和我们的关
当然有。措词简洁、句式灵活、声调铿锵,这些都是中文生命的常态。能顺着这样的生态,就能长保中文的健康。要是处处违拗这样的生态,久而久之,中文就会污染而淤塞,危机日渐迫近。 目前中文的一大危机,是西化。我自己出身外文系,三十多岁时有志于中文创新的试验,自问并非语文的保守派。大凡有志于中文创作的人,都不会...
英式中文本身就是个错误 “中文(是)有办法” “是”字多余... “语法错误的语句” “在...中...”是多余的... “让”别人听...此处动词略误。 2010-07-22 01:10:28 遇你心惊 (人生无非让别人笑笑,再笑笑别人) 这里不仅有累赘生硬,还有误用呢。没有专门学过汉语语法,不过私以为累赘生硬也是因为语法...
对于这种化简为繁、以拙代巧的趋势,有心人如果不及时提出警告,我们的中文势必越变越差,而地道中文原有的那种美德, 那种简洁而又灵活的语文生态,也必将面目全非。 中文也有生态吗?当然有。措词简洁、句式灵活、声调铿锵,这些都是中文生命的常态。能顺着这样的生态,就能长保中文的健康。要是处处违拗这样的生态,久而...
1、余光中:“怎样改进英式中文?论中文的常态与变态 ”,原载明报月刊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七十年间,中文的变化极大。一方面,优秀的作家与学者笔下的白话文愈写愈成熟,无论表情达意或是分析事理,都能运用自如。另一方面,道地的中文,包括文言文与民间文学的白话文,和我们的关系日渐生疏,而英文的影响,无论来自直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