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面对伯牙的痛苦与绝望,你想对他说什么?将你的想法写下来。 6、回味绝弦 人们根据这个动人的故事,编写了一首同样动人的乐曲:《高山流水》。(播放《高山流水》乐曲,请学生欣赏)伴着那一曲动人的《高山流水》再读读这个故事。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品味、比较、联想等多...
《伯牙绝弦》教案 1 【教材解读】 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云烟万里,佳话千载。纯真友谊基础是理解,中华文化在这方面最形象最深刻的阐释,莫过于春秋时期楚国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伯牙绝弦”,是交朋结友的千古楷模,它流传至今并给人历久弥新的启迪。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说它是东...
《伯牙绝弦》教案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二、教学重点:目标2 三、教学难点:目标3 四、课前准备:课件、音乐欣赏 五、教学过程: (一)板书文言文题目,直接导入。 1、板...
《伯牙绝弦》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的生字生词 2、能力目标 培养和作能力 3、情感目标 欣赏艺术形式的美,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文章的深刻含义:知音难求。 2、欣赏艺术形式的美,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要求学生...
伯牙绝弦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见真挚的友情。 教学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教学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3)为什么世上谓可无伯牙,却不能没有钟子期,子期死,伯牙此时的心情如何? (4)议议:子期死,伯牙怎么就会认为世上再无知音了呢? (5)无人理解,无人能够倾诉的痛苦最终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发泄出来,在这里伯牙绝的仅仅是琴弦吗,同时也断绝了什么? (6)体会伯牙的悲痛欲绝,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5句。 (7)面对痛苦与...
伯牙绝弦教案1 一、教学重点: 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二、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三、教学过程: ...
1、善鼓的伯牙为什么而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让学生说说原因。 2、学完了课文你能把这个故事讲一讲吗? 3、学生交流,指名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故事内容。 4、如此动人的故事,你们想不想背下来呢?自由朗读,试背课文。 5、这的确是一个动人的故事,《伯牙绝弦》成了知音的代名词,后人根据这个故事写了一首同样动...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伯牙绝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读懂课文:借助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用自己 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 读好课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 4、 背诵课文: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
1、我们现在开始上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言文(板书课题) 谁来读一读课题?这个“弦”字很容易读错,我们一起读一读课题,注意读准字音。 2、“弦”指的是—琴弦,“绝弦”就是—扯断琴弦。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指生说我们再来读读课题伯牙为什么绝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