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接着解释说:"遍计所执性本身就是虚妄的,所以说它无相;依他起性是因缘和合,无有自性,所以说它无生;圆成实性超越了一切戏论,远离了虚妄分别,所以说它无性可得。这就是'三性三无性'的道理。"佛陀的开示如同一道光,照亮了婆罗门的心。他明白了,我们平常所见的世界,都带着我们的主观分别。就像看到...
三无性的提出,其核心目的是消解三自性带来的偏执,引导众生认识到中道,即非有非无,达到一种双遣双成的平衡状态。
“三无性”指无渊、无极、无余。其中“无渊”是指宇宙无始无终,一切都孕育于未知空间;“无极”是指宇宙没有东西是无限的,一切都受到无形的支配;“无余”是指宇宙中没有任何东西是多余的。 三性三无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它们的具体内涵。 一、探讨三性的具体内涵 1、天的具体内涵: 天是无形的,却容纳着多姿...
三无性 摘自:佛学常见辞汇 - 陈义孝编 相无性、生无性、胜义无性。相无性是说一切遍计所执的事物,其相皆假而非实有;生无性是说一切法皆依因缘和合而生,因缘生则无有实性;胜义无性是说诸法胜义原无生灭,本不可说,故无有实性。更多:https://www.bmcx.com/...
词语三无性 繁体三無性 拼音sān wú xìng 怎么读 【三无性】的意思 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基本主张之一。相对于三自性而言。三无性指三种无自体的存在状态。即一、相无性,谓形相是由概念而有,所以没有自体;二、生无性,谓现象是条件构成,所以也没有自体;三、胜义无性,谓究竟真实就是呈现没有自体的状态。因此...
”所谓三无性者,一、相无自性,二、生无自性,三、胜义无自性。一相无自性者,此依遍计所执性所立。因遍计所执性之体相不过是迷情上所现之妄相,体实非有,譬如像空花一样,性相都无。如《解深密经》云:“此由假名安立为相,非有生相安立不相,是故说明相无自性。”又如《大乘人道...
三无性即相无性,生无性,胜义无性。无自甚活,有非、空之义,即不可执着是也。相无性。虚妄之相,非真实性。性中本无有相,应不著相而无之,乃是性也,是谓相无性。性中本无有相。生无性。缘生之法,本非真性,性体无此缘生,应不著缘生而无之,乃是性也。是谓生无性。胜义无性。就是真如本性。为...
因为依他诸法乃托众缘而生,无定实之性,譬如幻事,故称生无性。三、胜义无性,又称胜义无自性性、无真性、第一义谛无自体相。乃针对圆成实性而立。以上见《解深密经》卷二所载。此外,《唯识三十颂》有云:‘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参阅‘三自性’条。
三自性: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三无性:相无自性性,生无自性性,胜义无自性性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4-09-30 15:19 回复 南无佛陀 颇具名气 6 世尊于楞伽经中开示三自性法义,又于解深密经中开示三无性法义。其二者是息息相关的。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4-09-30 15:20 回复 南无佛陀 ...
三性云者,一遍计所执性,二依他起性,三圆成实性是也。遍计所执性者,即无始以来所妄执之心外实我实法是也。依他起性者,即依他众缘而起之色心诸法是也。圆成实性者,即依他起法之实体是也(此即真如也)。 三无性云者,一相无性,二生无性,三胜义无性是也。相无性者,遍计所执体相都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