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向子期难养生论》,三国嵇康为回答好友向秀对其《养生论》的驳难《难嵇叔夜养生论》而写的文章。文中进一步发挥了嵇康的养生观点,提出了“养生有五难”,反驳了“行逾曾(参)、闵(子骞),服膺仁义,动由中和”却“不荡喜怒、平神气,而欲却老延年”的人能够得以养生的观点,进一步提出具体养生途径。被...
难曰:“圣人穷理尽性,宜享遐期,而尧、孔上获百年,下者七十,岂复疏于导养乎?”案论尧、孔虽禀命有限,故导养以尽其寿。此则穷理之致,不为不养生得百年也。且仲尼穷理尽性,以至七十;田父以六弊蠢愚,有百二十者。若以仲尼之至妙,资田父之至拙,则千岁之论,奚所怪哉?且凡圣人,有损己为世,表行显功...
难曰:圣人穷理尽性,宜享遐期,而尧、孔上获百年,下者七十,岂复疏于导养乎?案论尧、孔虽禀命有限,故导养以尽其寿。此则穷理之致,不为不养生得百年也。且仲尼穷理尽性,以至七十;田父以六弊蠢愚,有百二十者。若以仲尼之至妙,资田父之至拙,则千岁之论,奚所怪哉?且凡圣人,有损己为世,表行显功,使...
《答难养生论》 ——三国·嵇康 养生有五难: 名利不灭,此一难也; 喜怒不除,此二难也; 声色不去,此三难也; 滋味不绝,此四难也; 神虚精散,此五难也。 五者必存,虽心希难老,口诵至言,咀嚼英华,呼吸太阳,不能不回其操,不夭其年也。五者无于胸中,则信顺日跻,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
答难养生论,篇名。三国魏嵇康针对向秀《难养生论》而作。载《嵇康集》。指出:“富贵多残,伐之者众也;野人多寿,伤之者寡也”,处于浊世,应含道独往,弃智遗身,勿为名利、地位、酒色、富贵、药物等所动心,清静寡欲,慎言语,节饮食,“顺天和以自然,以道德为师友;玩阴阳之变化,得长生之永久;任...
《答难养生论》的译文如下: 有的论者说:“按《道德经》说,天道是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则不同,常常是损不足以奉有余。过分奢侈地生活,恣意地放纵嗜欲,好比‘坎井之蛙’,不可同日而语。所以,人一旦到了老年,大多因为奉养太厚,受到的奉养越多,体内所留的越少。应该用节制的方法来对待奉养越厚的生活。”...
【养生五难】嵇康《答难养生论》:1、名利不灭。2、喜怒不除。3、声色不去。4、滋味不觉。5、神虑转发。 k收起 f查看大图 m向左旋转 n向右旋转û收藏 2 评论 ñ7 评论 o p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按热度 按时间 正在加载,请稍候......
晋代养生大家嵇康在其著的《答难养生论》中说:“养生有五难:名利不灭,此一难也;喜怒不除,此二难也;声色不去,此三难也;滋味不绝,此四难也;神虑转发,此五难也。”分别指追逐名利、狂欢暴怒、贪恋声色、嗜食肥甘、情志不稳等行为。 ...
我国晋代养生大家嵇康在其所著的《答难养生论》中说“养生有五难:名利不灭,此一难也;喜怒不除,此二难也;声色不去,此三难也;滋味不绝,此四难也;神虑转发,此五难也”。分别指追逐名利、狂欢暴怒、贪恋声色、嗜食肥甘、情志不稳等行为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