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加连减》教案篇1 课题连加、连减教学目标 1. 知道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2.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连加、连减式题。 3.初步感知连加、连减算式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1)用自己的话表达图意,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 (2)掌握运算顺序教学难点记住第一步的得数,进行第二步计算。教学过程一...
数学《连加、连减》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 1、鼓励在具体、鲜明的情景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2、能按照图的有序排列,找出规律,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并说出连加连减的含义。
连加连减是在教学10以内加、减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加、减法的意义,进一步熟练加、减法的口算,学习解决稍复杂一些的实际问题,并渗透加减两步计算的运算顺序,为后面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和退位减做好准备,数学教案-连加连减。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
连加连减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2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能力目标:比较熟练地口算连加、连减式题。 情感目标:初步感知连加、连减算式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 教学媒体 “连加连减(二)”、实物投影仪。 教学设计思路 第一,发挥...
预设: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计算连加、连减,在计算时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能口算可以不写竖式计算。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减数,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减。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总结,帮助学生构建本节课知识体系,学会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连加、连减》教案2 教学目标: 1、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2、能...
篇1:连加、连减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异分母数连加连减的演算。 (3)通过引导探究,陪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进行异分母数连加连减的演算。 教具、学具准备 教 学过程 备注 一、基本训练 1、说说异分母数加减...
数学教案:连加连减 篇二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合作沟通,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把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2、能有条理地表述思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重点: 让学生联系实际情境,体会连加、连减的意义和理解运用挨次。 教学难点:理解图意列出算式。 教学过程: 修改补充栏: 一、创设情境,初步...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教案 篇1 1、教学目标 1、认识连加,理解连加的意义,初步渗透部分与整体的相对性; 2、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初步理解一步计算和两步计算之间的联系,感受连加计算的形成过程; 3、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对数学的情感。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教案 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的方法. 2.通过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及书写工整、规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的方法. ...
连加、连减教案 1 设计说明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选择适当的形式和素材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与生活相关的情境中进行自主探究,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在探究、思考、交流等活动中经历获得知识的过程,提高探究活动的实效。据此,本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