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桐庐[宋]姜夔横看山色仰看云,十幅风帆不藉人。记取合江江畔树,他年此处好垂纶①。钓台[宋]范成大山林朝市两尘埃,邂逅人生有往来。各向此心安处住,钓台无意压云台②。注释:①垂纶:垂钓,常指隐居。②云台:汉宫中高台名,后用以借指朝廷。(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过桐庐【作者】张以宁 【朝代】明 江边三月草凄凄,绿树苍烟望欲迷。细雨孤帆春睡起,青山两岸画眉啼。热门推荐静夜思 李白(唐) 七子之歌·香港 闻一多(现代) 陋室铭 刘禹锡(唐)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元) 七子之歌·旅顺·大连 闻一多(现代)
他的作品以空灵含蓄而著称,不仅精通诗词,还擅长散文、书法和音乐。这首《过桐庐》正是他山水情怀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学造诣。最后,我想说,姜夔的《过桐庐》不仅仅是一首山水诗,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它告诉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妨放慢脚步,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与宁静。🍃你是否...
过桐庐萨都剌〔元代〕桐庐山水天下清,洪涛拍岸山围城。桐君已乘丹凤去,世间草木谁知情。 落日摇红鱼尾赤,江上潮回沙嘴立。三三两两野人家,半住渔村半樵牧。 尽抛章甫求仙灵,松间黄鹤唤不应。阻风三日看山色,平生惯识枯枝藤。 碧桃海上开多少,几度春风长瑶草。白云满地不归来,石烂松枯天地老。
《过桐庐》是张以宁的一首代表作,全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桐庐山水的绝美风光。诗篇起首,便以江边茂盛的绿草为引子,勾勒出一幅春日的江畔画卷。接着,诗人用“绿树苍烟望欲迷”来进一步渲染这片山水的苍茫与深邃,令人陶醉其中。在细雨的烘托下,孤帆远影、青山如黛、画眉啼鸣,更是将桐庐的春景描绘得如诗如画。整首...
过桐庐 宋代胡宿两岸山花中有溪,山花红白遍高低。灵源忽若乘槎白,仙洞还同采药迷。 二月辛夷犹未落,五更鸦臼最先啼。茶烟渔火遥堪画,一片人家在水西。 作者介绍 胡宿(九九五~一○六七),字武平,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历官扬子尉、通判宣州、知湖州、两浙转运使、修起居注...
过桐庐萨都剌〔元代〕桐庐山水天下清,洪涛拍岸山围城。桐君已乘丹凤去,世间草木谁知情。 落日摇红鱼尾赤,江上潮回沙嘴立。三三两两野人家,半住渔村半樵牧。 尽抛章甫求仙灵,松间黄鹤唤不应。阻风三日看山色,平生惯识枯枝藤。 碧桃海上开多少,几度春风长瑶草。白云满地不归来,石烂松枯天地老。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首超级美的古诗——《雨过桐庐》。这首诗简直就像一幅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感受那自然的韵味和诗人的情感。🌧️《雨过桐庐》是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佳作,全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桐庐雨后的美景。首联和颔联中,诗人用“江势西来弯复弯”、“百家小聚还成县”等句,生动地勾勒出了桐庐...
我也不知道我这样赏析桐庐对不对。也许我看到的只是我眼中的桐庐,别人眼里的桐庐可能又是另外一个样子呢。但不管怎么说,桐庐在我心里就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那里的山水、那里的房子、那里的小花小草,还有那里的故事,都像一个个小钩子,把我的心给紧紧地勾住了。我想呀,不管过了多久,只要一提到桐庐,我脑海里就...
过桐庐南宋 • 姜夔 收藏 • 竖排横看山色仰看云,十幅风帆不藉人。记取合江江畔树,他年此处好垂纶。北宋 南宋 元 姜夔 同期作者 同期政权 历史视角 笺注 作者 评论 版本 5 朗诵 拼音 扫码 诗帖 古籍引用在论文参考文献中引用此页面: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