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诗的自然朴实、言简意赅的言语,可以体悟到其核心话题是“德”,与《尚书·周书》有相似之处,《诗经》德字72见,道字29见,道与德是以德为主导、为核心。德作为核心的话题,把《诗经》思想统摄起来,而表现为:一是修德配命,周初思想家为论证周代商治理天下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提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德润 “润”字在《诗经》中常用来形容事物的滋润、丰盈,与“德”字结合,寓意着美德如同甘霖般滋润人心。 寓意:此名寓意品德高尚、润泽四方,象征着个人以美德影响他人,使周围的人都能感受到其品德的滋养。 德宇 “宇”字在《诗经》中常用来形容空间的广阔或人的胸怀宽广,与“德”字结合,寓意着美德如宇宙般无边...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之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诗经》中蕴含着温柔敦厚的质朴、本真力量,因而能穿透千年,对现代人修身养德仍有启发意义。回顾经典可知,德性修养并非纯粹的思辨过程,而是发乎自然性情之中,生长于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之间,形成和内化于对社会关系的协调融润之...
1. 相鼠奔走,无耻之徒。 —— 《诗经·小雅·巧言》2. 君子德行,其道中庸。 —— 《诗经·大雅·凫鷖》3. 言者不狂,其听无方。 —— 《诗经·小雅·甫田》4. 德音孔昭,视民不恌。 —— 《诗经·大雅·文王之什·皇矣》5. 德不孤行,必有邻。 —— 《诗经·小雅·谷风之什·裳裳者华》6. ...
**明德惟馨**:虽然此语并非直接出自《诗经》,但它体现了《诗经》中强调的美德之光。“明德”意指光明的德行,“惟馨”意为只有芳香(比喻美好声誉),整体表达高尚品德自然流传、为人称颂之意。 2.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这句话源自《尚书·蔡仲之命》,但与《诗经》同为先秦文献,反映了古人对德的重视。
诗经百科辞典中卷.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第1425-1426页 《论语》31章40处“德” 一、1.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二、2.1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三、2.3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四、4.11 子曰:“...
《诗经》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其中蕴含了“以德配天”、“以德治国”、“修德配命”和“明德慎罚”等政治伦理思想。研究《诗经》的儒学政治伦理思想既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实践意义。从理论意义来看,对《诗经》儒学政治伦理思想的研究,可以梳理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的源头,并由此进一步认识儒家政治伦思想形成的根源。从实践...
诗经楚辞尚书中关有德字的句子 句子1:《诗经·大雅·国风·南山有台》 南山有台,子罕生且言。子曰:“台矣,艺而好礼;乐而好礼,有礼乐乃成;有礼乐乃成,诗乃可听;诗乃可听,政乃可从;政乃可从,国乃可治;国乃可治,天下乃可幸。”台曰:“礼乐何如?”子曰:“夙夜匪懈,有定之言,知进退,有坚白之篇,...
《诗》云:"温温恭人,惟德之基。"《诗经》说:"温和恭敬,是高尚道德的基础。"古人说:"一切福从恭敬心中求。"一个人若不尊敬兄长,不孝顺父母,他必定是小人,小人有何福报可言。我们要像父母抚养我们那样,来报答父母的恩德。这件事我们做到了多少?有没有报答过我们的恩师?他发那么大的悲心,把所...
《诗经》很多诗词以慈孝观的视角去看,都能看出这种政治伦理思想的映射。周人的思想观念中,“孝”有着十分崇高的地位,并紧密和德关联在一起,《卷阿》一诗阐明了“有孝有德”,它主张人们不仅要孝顺,还要以德服人。我国有着内涵深厚的“孝”文化,与生活的各个方面直接关联在一起,又给生活以颇为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