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由己及人,互相思念,这是有情人的心灵感应,相互爱慕,温存备致,她想到丈夫一定也同样因离别而苦恼着。这种独特的构思体现了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妇二人心心相印、情笃爱深,相思却又不能相见的无奈思绪流诸笔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种相思之情笼罩心头,无法排遣,蹙着的...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纠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粉红色的荷花已经凋谢,幽香也已消散,光滑如玉的竹席带着秋的凉意。解开绫罗裙,换着便装,独自登上小船。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雁群飞回来时,月光已经洒满了西楼。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1)对李清照《一剪梅》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_A.“红藕香残玉簟秋”,描述池塘中的荷花色香俱残,席子已生秋凉。在这秋的氛围中,突出了词人形单影只的孤寂之感。B.“云中谁寄锦书来”言不得夫君书信的记挂和相思。“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借收到书信...
[译文] 这种思念之情无法消除,紧锁的眉头刚刚松开,但在心里却又惦念开了。 [出自] 李清照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注释: ①“裳”,古音cháng,古人穿的下衣。也...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由己及人,互相思念,这是有情人的心灵感应,相互爱慕,温存备致,她想到丈夫一定也同样因离别而苦恼着。这种独特的构思体现了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妇二人心心相印、情笃爱深,相思却又不能相见的无奈思绪流诸笔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种相思之情笼罩心头,无法排遣,蹙着的...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宋词精选写景宋词三百婉约闺怨思念云中两处自流心头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
李清照《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问题:“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解析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本题考查:默写翻译:花,自顾地飘零,水,自顾地漂流。一种离别的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诗文:《一剪梅》李清照...
合起来看,从“一种相思”到“两处闲愁”,是两情的分合与深化。其分合,表明此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其深化,则诉说此情已由“思”而化为“愁”。下句“此情无计可消除”,紧接这两句。正因人已分在两处,心已笼罩深愁,此情就当然难以排遣,而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了。 这首诗的结拍三句,是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