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赏析】 词的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全篇。一些词评家或称此句有“吞梅嚼雪、不食人间烟火气象”(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或赞赏其“精秀特绝”(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它的上半句“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下半...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纠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粉红色的荷花已经凋谢,幽香也已消散,光滑如玉的竹席带着秋的凉意。解开绫罗裙,换着便装,独自登上小船。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雁群飞回来时,月光已经洒满了西楼。
花儿孤独地飘落,水孤独地流淌,同样的相思,引起不同的两个人的愁绪。出自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原诗: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译文: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译文] 这种思念之情无法消除,紧锁的眉头刚刚松开,但在心里却又惦念开了。 [出自] 李清照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注释: ①“裳”,古音ch...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意思是落花独自飘零,水独自流淌,两人都承受着相思之苦,却因两地分离而各自牵挂忧愁。“花自飘零水自流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宋词精选写景宋词三百婉约闺怨思念云中两处自流心头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
这就是她之所以感叹“花自飘零水自流”的关键所在,也是她俩真挚爱情的具体表现。当然,它所喻的人世的一切诸如离别,均给人以无可奈何之感。“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由己及人,互相思念,这是有情人的心灵感应,相互爱慕,温存备致,她想到丈夫一定也同样因离别而苦恼着。这种独特的构思体现了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妇二人...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粉红色的荷花已经凋谢,幽香也已消散,光滑如玉的竹席带着秋的凉意。解开绫罗裙,换着便装,独自登上小船。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雁群飞回来时,月光已经洒满了西楼。
这句诗的意思是,花儿自在地飘零,水儿自在地流淌,这是一种自然的景象,也象征着词人内心的相思与愁绪。词人与所爱之人分隔两地,彼此都承受着相思之苦和无尽的闲愁。这里的“花自飘零水自流”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也隐喻了词人与爱人之间的分离与无奈;“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则直接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