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助手 “无上正等正觉”是佛教用语,意指无比完全的智慧与觉悟。这一术语是对“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意译,出自《金刚经》等佛教经典。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解释这一术语的内涵: 无上:意味着最高、无比,没有比这更高的了。在佛教中,它表示这种智慧和觉悟是究竟圆满的,没有任何缺陷或不足。 正等...
因为“正等正觉”就是俗真二谛,因为佛陀具足觉了二谛,即俗谛和真谛。所谓的“俗谛”指的是修行者对于世俗法蕴一切外境,能够知晓万事万物的本质是无常、苦、空、无我,并且实证了五阴、十八界、十二处的缘起性空,彻底了知所有的这一切都当中并没有永恒不灭的自性本心存在,而五阴十二处和十八界强调的是世俗...
无上正等正觉是佛教中的一个术语,也称为大觉或者佛果。它是指人类达到一种彻底解脱的状态,这个状态被称为涅槃。一旦获得了涅槃,一个人就能够不断地提高并修行自己,获得更高层次的智慧和境界。在佛教中,无上正等正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代表着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和目标。在佛教中,获得无上...
“正等正觉”是佛教用语,意指完全的智慧与觉悟。这一概念在佛教中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代表着对宇宙人生实相的彻底明白和通达,是一种究竟圆满的智慧状态。具体来说,达到“正等正觉”的人,其行为、言语和思想都是完全清净的,不再受到迷惑和扰动,能够摆脱一切欲望和贪婪,追求真正的内在平静。在佛教经...
佛教有云: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净心是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有达到了无上正等正觉的地步,才是达到了大智慧,才能修得清净心,人生也就没有了烦恼。所谓的无上正等正觉,我们可以重新拆解分析这句话的意思。正觉者说的是阿罗汉,也就是普通的僧侣,居士,他们刚刚接触佛法...
等正觉 摘自: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术语)梵语三藐三菩提,译曰等正觉,又三藐三佛陀,译曰等正觉者,遍知者。如来十号之第三(参照十号条),觉即知也。觉知遍于一切,是遍也。觉知契于理,是正也。谓遍正觉知一切法也。又三世诸佛之觉知平等,故曰等,离邪妄故曰等。大经净影疏曰:‘等正觉者,余经中亦名正遍...
值得赞叹!如果事情真的是这样,那么,减去由释迦牟尼佛在世到现在的时间,也就是四千年减去二千五百年,由此得知,弥勒佛将会在距今大约一千五百年左右的时间段内,下世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如来,普度众生。以上观点,仅代表个人意见。欢迎大家在评论区提出意见以及讨论。本文由百家号/水往云来原创并独家发布。
进一步,还有更高的成就——正等正觉。虽然称为“正等”,但这种觉知并不等同于佛的境界,它介于佛与菩萨之间,稍逊于佛。正等正觉是大乘佛教的层次,表明个体的觉悟无误,但与佛的全知全能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因此,正等正觉虽然已是高度的觉悟,但它仍然是在大乘道上,尚未达到圆满的佛果。
在佛教的许多经典中,经常提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梵文的音译,意为“无上正等正觉”。这一概念涵盖了三个阶段,分别对应“正觉”、“正等正觉”和“无上正等正觉”。第一个阶段是“正觉”,即达到了正觉的状态,这是最低的层次,也就是常说的“阿罗汉”。正觉意味着断尽了贪、嗔、痴...
“是法”指的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即无上正等正觉之法。由于该法不住于任何相见,不存在任何相上的比较,故而佛陀说:“无上正等正觉是平等之法,法中没有高下之相,只是称名为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等正觉的平等,是真正的平等,是绝待的平等。佛与佛之间,佛与众生之间的觉性,根本没有任何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