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锋又称正锋,是指书写时笔锋在点画之间运行,笔画圆润饱满。如“锥画沙” “印印泥” “屋漏痕”均为中锋之喻。偏锋又称侧锋,是指书写时笔锋尖偏在字的点画一面,故写出的点画一边光、一边毛。一般书家以偏锋为书法之弊。但是偏锋也是笔法之一,在于成功运用。正如清刘熙载《艺概》卷五《书概》云:“...
挫笔,就是运笔时突然停住,以改变方向的笔势,大都是在转角处,先顿笔,然后把笔略提起,使笔锋转动,从而变换方向。可见挫笔就是顿笔后又有一个微小位置移动,使笔法表现的更加完美,以弥补顿按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如写钩或转折处,顿按完笔后还不足完成笔姿,这时把笔锋微微提起挫动一下,既可作调整,又可...
唐·张怀灌在用笔中说蹲笔是:“缓毫蹲节,轻重有准是也。”运笔方法象顿笔,但按下力度可轻些。在点画的轻重粗细之间有一个过渡性的动作,即是用蹲笔法。第四:驻笔 清·蒋和曾说:“驻,不可顿,不可蹲,而行笔又疾不得,住不得,迟涩审顾则为驻”。是指用于上一个运笔动作结束,下一个运笔动作开...
书有二法:一曰疾,二曰涩。得疾涩之法,书妙尽矣。——蔡邕《蔡邕石窑神授笔势》笔势宜疾,然疾则用笔易于浮滑;用笔宜涩,然涩则点画易于凝滞。既欲疾,双欲涩,实为难事,其中小涉及到笔力、速度、中锋、副毫与纸必的摩擦纸张的性能等各方面的综合因素,非笔力浓厚、笔力雄肆精于笔法者,难臻此妙。...
1.九大笔法:点:用笔接触纸,点出大小不等的小笔触,多用于表现高光、花瓣等微小细节。旋:用笔的中锋旋转用笔,力道均匀、和缓,一般用于表现曲面,一笔蘸多种颜料,顺势而旋。叠:用于表现湿度适中的颜料一笔一笔叠加上去,色彩差距小的情况下能清晰的表达先后层次关系,常用在色彩纯度高、变化较为微妙的物体上,...
蹲笔与顿笔类似,但力度较轻。粗细变化的过程中有过渡性的动作,即是用蹲笔法,唐·张怀灌在用笔中说蹲笔是:“缓毫蹲节,轻重有准是也。”蹲笔和顿笔常用于笔画的转换过渡处。因此,起着调节换笔的作用。7 挫笔 就是运笔时突然停住,以改变方向的笔势,大都是在转角处,先顿笔,然后把笔略提起,使笔锋...
在点画的轻重粗细之间有一个过渡性的动作,即是用蹲笔法,所以唐·张怀灌在用笔中说蹲笔是:“缓毫蹲节,轻重有准是也。” 蹲笔和顿笔常用于笔画的转换过渡处。因此,起着调节换笔的作用。 驻笔,用笔力量小于“顿”与“蹲”。是用于上一个运笔动作结束,下...
一、笔法通则 1.铺毫法则 铺毫指的是笔锋运行时所有每一根锋毫都必须顺顺地平铺纸上。哪怕提笔少至只有两根锋毫着纸,也应如此。 铺毫是一切技法的平台,悖离铺毫法则一切技法都失效。 2.弹力中介法则 弹力中介法则是施力法则。笔锋的运作必须通过笔毫自...
笔法乃写字作画用笔的方法,即中国画特有的用线方法。中国书画主要是以线条结合点、面等墨的轨迹来表现。在运笔时须掌握轻重、快慢、偏正、曲直等方法。一、中锋行笔 笔杆垂直于纸面,行笔时锋尖处于墨线中心。用中锋画出的线条挺劲爽利,饱满、圆润。多用于勾勒物体的轮廓。二、侧锋行笔 笔杆倾斜于纸面,笔锋和...
笔法是书法的一个术语,既是书法理论又是书法技法(书写),最初书写汉字只是记事,没有笔法的说法,笔法理论的产生是在长期实践(书法由汉字书写发展到艺术)过程中产生,从书体表现来说,应该是楷书产生以后有了笔法一说。因为书写楷书有了明显的起笔、行笔、收笔过程。书法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的书写,每一个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