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法探微 徐谦 艺术·书法/篆刻·0字 完本| 更新时间 全书包括总论、执笔法、笔力及附录等部分,由梳理考辨传蔡邕著《九势》、卫铄著《笔阵图》等文献入手,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较为详细地分析了书法用笔之法。在看来,虽书中部分观点不无可商之处,然多数笔法解析依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笔法探微》初刊于...
《笔法探微》为徐氏执教于岭南大学所编授课讲义。鉴于当时传统书法技艺受到西方艺术冲击,且“古有言笔迹之书,而无言笔法之书”,“今人或有思创作者,又患不知笔法,信手涂鸦,徒成恶道。使笔法之微妙终无述焉,则书或几乎息矣”,徐氏因成是书。 全书包括总论、执笔法、笔力及附录等部分,由梳理考辨传蔡邕著《...
笔法探微的创作者· ··· 徐谦作者 作者简介· ··· 徐谦(1871-1939),字季龙,晚年自署黄山樵客,安徽歙县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进士,入翰林院仕学馆攻读法律。中华民国成立后,历任司法部次长、广州军政府秘书长、南京政府司法部长。1927年3月,在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常务委员。同年6月,任国立开封...
“墨法古今之异,北宋浓法实用,南宋浓法活用。元人墨薄于宋,在浓淡间。香光始开淡墨一派,本朝名家,又有用干墨者。大略如是。与画法有相通处。自宋以前,画家取笔法于书,元世以来,书家取墨法于画。近人始谈美术,此亦美术观念之融通也。”[42]宋...
在看来,虽书中部分观点不无可商之处,然多数笔法解析依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笔法探微》初刊于民国二十年(1921),由上海会文堂新记书局印行。此次出版,即据此本为底本予以标点整理。为便于阅读和理解,书中随文插配了相关图片,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笔法探微是指深入探究笔墨运用的艺术技巧和历史文化内涵的一种方法。在中国书法、绘画和篆刻等艺术领域,笔法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从笔的姿态到墨的颜色、笔锋、厚薄等方面,都需要准确、熟练地掌握。通过笔法探微,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塑造出更具魅力的艺术作品。笔法探微不仅是一种技能的...
晋王羲之题笔阵图后 晋王羲之笔论(笔法探微) 156 2023-07 30 后汉蔡邕笔论 晋卫夫人笔阵图(笔法探微) 248 2023-07 29 后汉蔡邕九势(附录古人论书精语 笔法探微) 158 2023-07 28 笔力 腰力(笔法探微) 315 2023-07 27 笔力 肘力(笔法探微) 171
在看来,虽书中部分观点不无可商之处,然多数笔法解析依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笔法探微》初刊于民国二十年(1921),由上海会文堂新记书局印行。此次出版,即据此本为底本予以标点整理。为便于阅读和理解,书中随文插配了相关图片,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上架时间:2019-05-20 00:00:00 出版社:浙江人民美术出版...
《笔法探微》这本书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它却有着独特的魅力。这本书结合了蔡邕的《九势》和永字八法,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古文阅读的技巧。如果你对古文阅读感到困惑,不妨先读一读这本书,它真的是干货满满,不造作。📝 我的个人学习小贴士: 第一遍通读:先整体浏览一遍,了解大致内容。 第二遍结合书中反复提及...
用笔法 一、藏头 藏头者,逆起之谓也。凡起笔无不用逆势,逆则有力。《九势》解藏头为圆笔属纸,此仅言篆法之形迹。至隶与真,草亦有方笔属纸者,然其为藏头则一也。真、草且有露其笔尖,而仍得为藏头者,其诀惟在用逆势,于空际已藏其头,而落笔属纸虽已转顺势,亦无伤于劲健也。所谓逆势者,反其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