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这一句话,便是对老子哲学思想精髓的精炼概括,它不仅揭示了个人修养的至高境界,也为我们提供了应对复杂社会关系的智慧指南。一、理解“知其雄,守其雌”的内涵 “知其雄,守其雌”,出自《道德经》第28章,原文为:“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
【原文】: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译文】:深知雄强之道,却能安处柔弱之位,做天下的溪...
所以要“知其雄”,其中的“知”,并不是“知道”的意思,而是主控、把握的意思。古代有个官位叫“知县”,意味着主要职业是管理一个县的工作。因此,知其雄的“知”,意味着我们要把握住自身雄性的力量。但是老子强调“守其雌”,不是因为“雄”不重要,是因为在他生存的年代,战火纷飞,每个人都野心勃勃,与...
接下来,我们其实还可以深入一些,老子说:“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老子把这种“知其雄,守其雌“这种心境是一种“德”,当然这里的德不是道德,在道家思想中,德是一种对道的实践。所以,这里的“雌雄”,我们也理解为“善恶”,善恶是两种基本的对立道德观念,知道人性的恶,但我们择善而从之,王阳明说:为...
“知其雄,守其雌”出自春秋时期老子的《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原文如下: 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春秋时期 · 老子 知其雄 , 守其雌 , 为天下谿 。 为天下谿 , 常德不离 , 复归于婴儿 。 知其白 , 守其黑 , 为天下式 。 为天下式 , 常德不忒 , 复归于无极 。 知其荣 , 守其辱 , 为天下谷 ...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这里有两组对立的词,一是“知守”,一是“雄雌”,《易经》说,乾知大始,坤作成物。知,雄有开创,开始的意思。春天,龙携阳气登天,万物复苏,这是乾知大始。坤作成物,就是守,雌。秋天,龙携...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知”是指主、主管。比如《左传》中“子产其将知政矣”,“知政”就是主政的意思。再比如古代有个官位叫知县,知县就是主管一个县的工作。 “雄”是指强大,但不要以此为自傲,反而能“守雌”,这才是一种更高智慧的表现。“为天下谿”,天下的溪水处在一个很低的位置,所以...
一、政府作为: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二、民众三大权利:生之畜之,生而不有,长而不宰 经典语录 君王用暴力来奴役人,这是用硬刀子切割人的身体和意志。朝廷用思想教化来奴役人,这是用软刀子切割人的思想和灵魂。警惕切割民众自主的一切,无论这是以什么样的理由,拒绝一切割政。“大制无割”,就是保护民众自...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译文】知道自性像雄性一样好动的特性,保持他像母性一样安静的一面...
一,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对应成语是“知雄守雌”。字面意思是:对雄强的状态已经了如指掌,却心甘情愿安守雌柔的境界,做一条与世无争的山谷溪涧。如果对老子所说的“上善若水”有所了解的话,理解这句话就比较容易。水是世上最有智慧的物质,它无色无味无形,却具有十分强大的包容性与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