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赋主要抒写作者生逢乱世、长期客居他乡、才能不能得以施展而产生思乡、怀国之情和怀才不遇之忧,表现了作者对动乱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和平统一的希望,也倾吐了自己渴望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心情。 登楼赋翻译: 登上这座楼来眺望四周,暂且在闲暇的时光消解忧愁。(我)看这座楼宇所处的地方,实在是明亮宽敞少有匹...
[1]兹楼:此楼。王粲所登究竟为何城楼,说法不一。《文选》李善注以为在当阳,五臣刘良注引《魏志》云在江陵(今湖北荆州)。今人俞绍初据赋中“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语,以为当指麦城城楼。 [2]暇日:假借此日。暇:通“假”,借。销忧:消解忧虑。 [3]宇:楼宇。 [4]显敞:开阔敞亮。寡:少。仇...
转眼到了公元204年,王粲已经客居在荆州十三年了。这年秋天,他登上了城楼,举目四望,百感交集,于是写下一篇《登楼赋》,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思念故乡的心情和对国家安定的希望。 王粲的《登楼赋》开创了登楼怀乡的传统,因此后世诗人也多以“王粲登楼”为典故,表现游子羁旅他乡、心怀故土的感情。我们今...
王粲在《登楼赋》中登的是麦城城楼。以下是关于此信息的详细解答:地点:王粲登的麦城城楼位于现在的湖北当阳东南。时间背景:王粲于建安九年在荆州登此城楼,并创作了《登楼赋》。创作情境:当时王粲在刘表幕府工作,身处异乡,面对动荡的时局和自身才能无法施展的现状,他登楼远眺,心中充满了思乡、怀国之...
上苍为了考验人们的意志,不断地设置险滩和激流,只有不畏艰险、坚持不懈之人,才能最终笑傲人生。下面分享元代才子登楼赋诗,颈联精彩之极,结尾更有言外之意。登楼宋末元初 · 汪炎昶木末孤蝉鸣不休,客子正倦还登楼。断虹阁尽芳草雨,孤雁点破南云秋。城头笳声撼落叶,渡口霞影摇轻舟。浮生扰扰事无限,搔首坐...
历来有楼在襄阳、楼在江陵、楼在当阳县城和楼在当阳麦城四种说法。近年还有人提出,仲宣楼旧址应在今天的荆门市。 襄阳说。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市。周绍稷《楚乘》断《登楼赋》楼址为襄阳城楼,王世贞认为刘表始终据襄阳未离,仲宣依刘表,为幕下参佐,不应去襄阳而登他郡之城楼,故说仲宣楼宜“在襄阳,去赋事辞稍...
王粲《登楼赋》中所登之楼,应是( )A.当阳城楼(今湖北当阳)B.荆州城楼(今湖北江陵)C.邺城城楼(今河北临漳)D.高平城楼(今山东邹平)
在麦城城楼上,他极目远眺,感慨万千,写下了千古名篇《登楼赋》。全篇真是气势磅礴,凄怆满怀;既思故土以怀归,又愤壮志之莫展。《登楼赋》分三大段:第一段,描述麦城的地理形势和土地物产富饶,但叹惜山河虽美而非自己久留之所;第二段,叙述他处于乱世而怀归故里的向往;第三段说他怀才不遇,感物伤神,...
【两汉】王粲《登楼赋》 全文【两汉】王粲《登楼赋》 全文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北弥陶牧,西接昭丘。华实蔽野,黍稷盈畴。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遭纷浊而迁逝兮,漫逾纪以迄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