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楼赋两汉:王粲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挟清漳之通浦兮, 倚曲沮之长洲。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北弥陶牧,西接昭邱。华实蔽野,黍稷盈 畴。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遭纷浊而迁逝兮,漫逾纪以迄今。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凭轩槛以...
王粲才华卓越,却不被刘表重用,寓流荆州十五年。公元205年(东汉建安九年)秋,王粲在荆州登上麦城(在今湖北当阳东南)城楼,纵目四望,写下了这篇传诵不衰的名赋。全文以铺叙手法,由登楼极目四望而生忧时伤事之慨,并把眷恋故乡、怀才不遇之情巧妙地结合起来,而各层自有重点,深挚的感情,徐徐道来,感人至深,真不愧...
总之,此赋以登楼为契机,以写景为寄托,以抒忧为主体,盘旋转进,回环照应,层次清晰,结构紧凑,语言清新流传,风格沉郁悲凉,体貌高度精练,情思深厚丰腴,使读者自然而然地感觉其意味深永,形象感人,因此成为建安时期抒情小赋的杰作。 创作背景 这篇赋见于《文选》卷十一,是王粲南依刘表时所作。汉献帝兴平元年(公元194年)...
王粲《登楼赋》原文译文及赏析 导语:《登楼赋》是汉魏之际文学家王粲的作品。这篇赋主要抒写作者生逢乱世、长期客居他乡、才能不能得以施展而产生思乡、怀国之情和怀才不遇之忧,表现了作者对动乱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和平统一的希望,也倾吐了自己渴望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心情。作品结构完整,语言平易隽永,写景抒情融...
作为王粲最富艺术魅力、最有影响的作品,此赋久负盛名,自然有其缘由。全赋以情景和音韵的变化,自然地分为三段。首段以“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起笔,以一“登”字开篇见义,以一“望”字接引下文,以一“忧”字笼罩全赋,使这二句具有了引领后文、奠定基调的作用。登楼本为悦目娱心。故以下先写登楼...
王粲《登楼赋》 作者:【汉】王粲 登兹楼以四望兮 [1],聊暇日以销忧 [2]。览斯宇之所处兮 [3],实显敞而寡仇 [4]。挟清漳之通浦兮 [5],倚曲沮之长洲 [6]。背坟衍之广陆兮 [7],临皋隰之沃流 [8]。北弥陶牧 [9],西接昭丘 [10]。华实蔽野 ...
王粲(177-217),字仲宣,是东汉末年的著名文学家,被誉为“七子之冠冕”。他的作品《登楼赋》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乱世的感慨。 登楼赋的背景 🏯董卓乱起,王粲依附于荆州牧刘表,十余年未获重用。后来,他归顺了曹操,被封为关内侯。在这段漫长的岁月里,王粲登上了麦城的城楼,俯瞰四周...
魏晋王粲登楼赋赏析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1 (暇:一作假。) 日以销忧。览斯宇2 (宇:就是指这座楼。) 之所处兮,实显敞3...
王粲字仲宣,东汉末年人。按历史记载,他是山阳高平(今济宁一带)人。王粲博闻强记,颇有文名,尤其擅长诗赋。《登楼赋》《七哀诗》都是他的代表作。王粲出身山阳名门王家,才华出众。《三国志》中记载了两个小故事,用以证明其聪明和杰出。某天,王粲与别人同行,路边立着一通碑,读过一遍碑文后,大家问他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