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史学家刘向所著《说苑·复恩》中记载,齐威王听完这番话后,就把礼物增加到黄金千镒、白璧十对、马车百辆,并封淳于髡为“上卿”,请他去赵国搬救兵。赵王给了淳于髡精兵十万,楚国听说后,立马退了兵。在战国时期,“上卿”是官爵体系中级别最高的一级,地位大致相当于后世的“宰相”。淳于髡从此完成了...
在初中语文课本上,有一篇《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文言文,而淳于髡与邹忌也刚好是同一时代的人,此二人都以讽谏齐威王而得名,若说区别,或许就在于邹忌身高8尺以上(若按照战国时一尺约为现在的23.3厘米,取整以8来算的话,邹忌身高至少可达184.6厘米),外表英俊,而淳于髡不满7尺,外表其貌不扬。邹忌修八尺6...
《淳于髡传》摘自司马迁(约公元前145~90年)所著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该文记载了关于齐国的“招女婿”淳于髡的轶事。作者简介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长,夏阳龙门人,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所著《史记》130篇,52万余言,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近人称为“史家之绝唱...
战国时期,齐国著名而有趣的人物很多,淳于髡便是其一。他博学无派,“滑稽善辩”,在稷下学宫里面颇具影响,曾长期活跃在齐国的政治和学术领域,对威、宣之际稷下之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史书对于淳于髡的记载,大多涉及其隐语阐幽劝诫齐王、诘难亚圣孟子、外交不辱使命等方面,事例颇丰,言之凿凿,令人信服。而对他...
淳于髡以博学多才、善于辩论著称,是稷下学宫中最具有影响的学者之一。他长期活跃在齐国的政治和学术领域,上说下教,不治而议论,曾对齐国新兴封建制度的巩固和发展,对齐国的振兴与强盛,对威、宣之际稷下之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诈词 可分为三层意思:1.因爱惜鹄造成失误(是鹄失信与我)。2.想出三...
滑稽多辩——淳于髡Chun yu kun人物简介淳于髡,齐国黄县(今山东龙口)人,中国战国时期齐国俳优、政治家、思想家,齐之赘婿。他博闻强记,涉猎各家学说。他仰慕齐相晏婴的为人,致力于讽谏君王,察颜观色,领受意旨。 淳于髡身长不满七尺,相貌丑陋,出身贫贱,曾因犯罪受过...
【淳于髡】是什么意思 【淳于髡】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我要纠错 简体 淳于髡 繁体 淳于髡 拼音 chún yú kūn 怎么读 人名。战国时齐人,滑稽善辩,常为齐出使各诸侯国,未尝辱命,齐威王以为诸侯主客。尝以隐语讽谏威王,罢长夜之饮,改革内政。 【淳于髡】 图片鉴赏...
淳于髡的才能得到施展,得益于齐威王对人才的尊重,不计出身。也正是因此,淳于髡开始得到了齐威王的重用,逐渐从一个不治而议论的“上大夫”变成了可以代表齐国出使他国的外交官。出使楚国 有一次,齐王派淳于髡出使楚国,楚王看到他身材矮小,便鄙夷地戏谑道:“难道齐国就找不出一个像模像样的人了吗?而派了...
国学大师 淳于髡的正确读音是chún yú kūn。 “淳”字读作chún,寓意质朴无华;“于”字读作yú,常作为介词使用;“髡”字读作kūn,在古代是一种剃去头发的刑罚之称。淳于髡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位杰出政治家与思想家,为齐国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