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土 摘自: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杂名)具云方便有余土。四土之一。如阿罗汉断三界烦恼之圣者死后所生之处。故有余土者在三界之外。然小乘之宗义,谓阿罗汉得无余涅槃。则毕竟不生,无复生所,大乘之宗义则谓阿罗汉非毕竟不生。三界之生尽,则直生界外之有余土。故彼之所谓无余涅槃,尚为有余涅槃。是大小乘之...
方便有余土什么意思?作何解释? 天台宗所立四土之一。即阿罗汉、辟支佛及地前菩萨所居之土。以彼等所修为方便道,断尽通惑,故称方便;然彼等尚未断灭无明之惑,故称有余。〔大智度论卷九十三、大乘玄论卷五〕(参阅「四土」1647) p1439©2022 Baidu |由 百度智能云 提供计算服务 | 使用百度前必读 | 文库...
方便有余土的简称,四土之一,为无明未尽的人所生的国土,亦即断除了世界之烦恼的圣者(阿罗汉)死后所生的地方,在三界之外。依小乘的说法,阿罗汉得了无余涅槃之后,即毕竟不生,不会再有生处,但是大乘却认为阿罗汉不是毕竟不生,当他们把三界的生死断尽了,便生到界外...
方便有余土:又称方便土、有余土。指阿罗汉(梵语arhat)、辟支佛、地前菩萨所居之土。实报庄严土:又称为实报无障碍土、果报国。是断除一分无明(梵语avidya)之菩萨所生之处。常寂光净土:又称理性土,是全然断除根本无明惑,是诸佛之所依处,也就走妙觉究竟果佛所居之净土,乃是常住(梵语...
方便有余土,说白点就是表明:1.二乘人证的无余涅槃,就是化城,半路上的休息站,远没到究竟终点呢...
权圣则有方便有余土中之三乘人、实报无障碍土之法身菩萨、常寂光土之佛等,应有缘众生之须而权化生于此土。此外,此凡圣同居土又有净、秽二种,如娑婆世界是同居之秽土,西方极乐则是同居之净土。2、方便有余土 又称方便土、有余土。指阿罗汉、辟支佛、地前菩萨所居之土。此等之人,系修...
按天台说,极乐有四土: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 四土是一个土,只是证境不同,所见不一。如在山顶所见城市与地面所见城市之差别。 下引印光大师之说,便于你参考 (一)凡圣同居土者,娑婆世界虽属秽土,亦有佛菩萨二乘圣人,同生其间。然凡圣所见之境,与所受用,天渊悬殊。西方约带业...
方便有余土,说白点就是表明:1.二乘人证的无余涅槃,就是化城,半路上的休息站,远没到究竟终点呢...
1. 佛土分类介绍 佛教中提及的佛土分为四种,分别是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和常寂光土。2. 凡圣同居土 凡圣同居土也称为染净同居土或染净国,涵盖了人、天两道的凡夫以及声闻、缘觉、菩萨等圣者共同居住的国土。此土又可细分为凡居和圣居,其中凡居包括恶趣与人天趣,圣居则分为...
净土有三。谓常寂光土。实报庄严土。方便有余土。 若诸佛菩萨。与从上单传悟心诸祖。皆受自性法乐。无一不归常寂光土者。是谓惟心净土。 若尘尘刹刹皆净土者。乃华藏庄严实报土耳。亦惟心所现。 至若求生西方净土者。名方便有余土。乃华藏尘刹中一土耳。此是欲求往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