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并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师:(2)师:回答得可真棒,你们都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那你们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来记录你们发现的数学问题呢? (学生可以提出自己记录数学信息的方法,合理适当的方法都可以给予表扬,要求学生能够记录清晰明白即可。) 师:(3)师:既然大家提出了这么多切实可行的办法,现在老师先请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拿出你们桌上的...
数学教案(精选12篇) 篇1 大班:和时间赛跑 活动目标 1、 认识时钟,知道时钟的基本用途。 2、 感知时间,体验时间的长短。 3、 发现时间的价值与自身努力的关系。 活动准备 时钟、写字本、积木、图书、画纸、铅笔、水彩笔等。 活动过程 1、 认识时间 老师出示时钟,提问: 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这是时钟,是用...
通过这次的活动对于今后在组织数学活动时我有以下几点感悟:首先,教师必须观察孩子的生活需求,走进孩子的生活,了解并理解孩子,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引导孩子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其次,教师要有全面、科学的数学教育的新的价值观,使幼儿的日常生活数学化,探索研究生活化、情境化的幼儿数学活动的模式,是贯彻《纲要》精神...
数学的教案1 教学目标 1、会读、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 2、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并能进行交流。 3、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教学重、难点 会写1—5各数,初步建立数感。
数学教学设计教案 1 学情分析: 乘法分配律这个知识点在本节课以前学生已经有一些潜移默化的理解,在实际计算中也有应用,如:本单元第一课时的《卫星运行时间》乘数是两位的乘法中,“114×21=” 不论是第一种“114×20=2280,114×1=114, 2280+114=2394 ”还是第四种用竖式计算,其实质都是在利用乘法分配律这...
数学教案 1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这块领域,它是学生已经认识了梯形、知道了梯形的特征、会画梯形的高,并经历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推导过程,已有了转化思想的基础,有了剪、割、拼等一定的教学活动的经验,形成了一定空间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学的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数学的教案 1 一、教学内容: P89~92 二、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引导学生认识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并能完成相应的图表。 使学生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
我校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学校筹备建校时,正值我区作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开始进行课改实验之时,而现在的三年级学生正是建校时的第一批学生,学生大部分来自城市,极个别来自农村,学生基础相对均衡,学生在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后,已经能够根据学习内容尝试着去提出数学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够有效地进行小组合作...
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正字法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身边有趣事例的的调查活动,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