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第27章。它的意思是说,擅长做事的人(善人),是不擅长做事之人(不善人)的师表;不擅长做事的人,是擅长做事之人的借鉴或资源。 善人者,即擅长做事之人,可为不善人,即不擅长做事之人之师表: 擅长做事的人,有能力、有方法和有技术,所以能够成为不...
所以善人可以做为恶人们的老师,不善人可以作为善人的借鉴.不尊重自己的老师,不爱惜他的借鉴作用,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大大的糊涂.有道德的人是没道德的人的老师.没道德的人是有道德的人的资源 不尊重自己的老师,不爱惜他的借鉴作用,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大大的糊涂.善良的人可以做不善良人的老师;不善良的人,...
原文句子: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古文今译:所以善人可以作为不善人的老师,不善人可以作为善人的借镜。不尊重他的老师,不珍惜他的借镜,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大迷糊。它真是个精要深奥的道理。 老子曰:“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善在《道德经》的语境中是擅长的意思,善人就是擅长做事的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高人。不善人就是不擅长做事的人,也就是普通人。普通人要以高人作为自己的老师,向高人学习他们的方法,看到事物的本质,打破思维的禁锢。 对于高人来说,普通人是高人的资源。一方面,高人...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资,货也;取也。资是助成的意思,帮助的意思。 善人救人,因有不善人存在,可以使善人去为善,从而使善人更善,因此说“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善人资助了善人,帮助善人为善,使善人获得更多的善,是善人的资粮。 比如讲课,收获最多的是讲者,因为说前要做很多准备,才可以讲,他的收获...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为要妙” 出自《道德经》第27章,意思是说:擅长者是不擅长之人的师表,笨人是能者的借鉴;不尊重师表,不珍惜借鉴,虽有智慧,也会迷惘,这是做为的精彩之处。 擅长做事的人,有能力,有方法和有技术,所以是不擅长之人的导师和榜样。
某教师在师德表扬大会上发言:“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对该教师引用老子这段话用意理解不对的是( )。 A. 从道德教诲角度,把教师作用看得非常重要 B. 不但向好人学习,并且还要向不好人学习 C. 注重反面教诲作用 D. 师生互相信任,既是道德...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出自《道德经》第二十七章,意思是,所以善人可以作为不善人的老师,不善人可以作为善人的借鉴。不尊重自己的老师,不爱惜他的借鉴作用,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大大的糊涂。这就是精深微妙的道理。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的含义 全篇是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善行无辙迹,】 “善行”即德心、德性与德行的结合表现。“善行无辙迹”,是说行真善、大善的人,从来都是在无心无欲,不留名,不图报,在别人不知不晓的情况下,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