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尖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加强各环节衔接,全环节、全周期地构建拔尖人才持续培养体系。优化通专融合教学模式。目前,基础教育领域的英才计划、实验班等方式,加强了拔尖学生的学科认知能力发展;高等教育领域的强基计划、书院制等模式,强化了对拔尖人才的通识教育影响。然而,在探索过程中,有些...
我国高校在培养优秀拔尖人才方面发展迅速,从197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到2009年“珠峰计划”,再到2018年的“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实施以来,不同类型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在全国各大高校积极推进。培养拔尖人才已然成为研究型大学的重要任务,无论模式创新还是路径变革,当下高校的拔尖人才计划都在积极探索创新...
以项目制为牵引,构建问题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比较与借鉴 姚班与西湖大学在拔尖创业人才的培养上各有特色。姚班更注重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深度挖掘与创新应用,通过严格的选拔机制和丰富的科研实践机会,培养出了众多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具...
今年,学校新增了工科试验班(拔尖计划)招生专业类,该大类包含了7个拔尖人才特色班型,均实施本研贯通培养。其中包含:徐特立特色班(智能装备技术方向、智能动力与新能源方向、材料智能技术方向、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方向)、李泽湘双创班、数学基础拔尖班、医工融合实验班。考生录取到“拔尖计划”后,获得进校选拔资格...
拔尖人才培养是近期国内比较关注的一个热点,在一些期刊和报纸上陆续可以看到相关文章的发表,《教育研究》2020年第6期发表的《拔尖人才培养的国际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第2期发表的《美国本科拔尖人才培养实践探究——以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荣誉学院为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年...
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是国家人才发展规划确定的12项重大人才工程之一,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组织部牵头实施,重点培养支持中国国内35周岁以下的优秀青年人才。计划介绍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培养造就大批优秀青年人才,中组部从2011年起实施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在自然科学、哲学...
日前,在清华大学文南楼,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石中英教授接受中国教育报记者采访,为当下认识和剖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问题带来了独特视角。 ▲石中英,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 拔尖 创新人才不等于天才 天赋高的未必是成就大的人 记者:拔尖创新人才是现在的高频词、热词,...
王瓒指出,只要拔尖人才培养仍放在学院内部,就很难真正打破学科边界。要想真正把“强基计划”做好,需要有一个超越学院的实体机构,去统筹安排培养方案。“学院天然会从自身出发,特点是专,现有考评体系和学术环境也在强化这种导向,容易形成舒适区。”在清华,打破“舒适区”的方式是成立新的培养机构——书院。2020年...
人才培养通常被认为是高等教育的使命,暂未建立起不同学段贯通、协同的拔尖人才教育体系。即便中学的课程方案有一定改进,仍难以完全对接大学,人才选拔更依赖于分数而非专业契合度。各高校自发进行探索,距离系统的大中贯通有序培养体系,还有距离。有限的下沉 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的高晨曾在教育信息化领域工作过近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