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化新文字(Latinized New Writing,也叫新文字,为区别于其他方言拉丁化新文字,又名北方拉丁化新文字,简称北拉)是用拉丁字母拼写汉语的重要方案之一。拉丁化新文字曾促进中国文字改革运动的发展,它产生于1931年在海参崴举行的中国新文字第一次代表大会。1932年公布推行上海话拉丁化新文字,后改称江南话拉丁化新...
所谓废除汉字,广义是指中国、日本、朝鲜、越南等汉字文化圈的国家废除或改革汉字,主张采用本民族的表音文字(即所谓拉丁化)的运动。中国的汉字拉丁化,是指以拉丁字母取代汉字的书写。理由是希望以此来与国际接轨,有利于中西方交流。(现在正在使用的汉语拼音主要是替汉字进行注音或转写,不被视为正式文字。)近代以前,...
在布尔什维克最初的理想中,苏维埃联邦至少也应该是一个以柏林为首都,横跨中欧与北亚的世界性联盟,即便是在革命最艰难的时候,出于各种因素(比如说推行“Ликбез”扫盲运动、鼓励民族自治等等),苏俄就已经开始了文字拉丁化,在全联盟推行“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字母”特别是给未有文字的语言(萨米语、涅涅茨语、凯特语...
因此,“汉字拉丁化”就被提上改革目标。瞿秋白早在苏联留学时候,正好亲身经历了苏联对文字进行改革,制定拉丁化新文字方案,用拉丁化之后的文字和语言成功对苏联国内的文盲以及少数民族、华工等进行教育,得到了十分显著的成效的这一改革的整个过程。因此他也决定研究文字的拉丁化,想通过这个方式也改造当时文盲率居高...
中西方的交流很早就有了,而不同的文化交流需要语言的沟通,汉字拉丁化可以实现西方人对中国的了解。 近代以前,汉字的拉丁化基本由西方人进行。近代中国遭受了一系列的变故,彻底打破了中国固有的文化自豪感。中国近代的一些思想家认为中国古代的一些历史遗留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包括孔子思想、礼教等,其中也包括汉字。交...
汉字拉丁化是汉字拼音化的一种具体形式。汉字拉丁化设想以拉丁字母代替汉字,最终废除汉字。将汉字改造为字母文字,希望以此在短期内大幅增加中国广大人民的识字率,同西方国家接轨。但是其过程并不顺利,同时汉字文化圈的国家也做了不少类似尝试,但除越南外都告失败,我国官方已停止并改取“简化字”方案。起因 中...
如果汉字拉丁化,中国..1931年9月26日,苏联为推动中国废除汉字改行拉丁化文字,在海参崴举行【中国新文字第一次代表大会】,中共代表瞿秋白-吴玉章等人与苏联共同草拟了【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用四川话转写的拉丁化例句---
汉语拉丁化的构想旨在通过拉丁字母来书写汉语,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简化文字学习的难度,加速国家的现代化进程。这个构想首先在学术界引起了热烈的讨论。一方面,支持者认为这是一种打破传统束缚、迈向现代化的必要步骤。他们认为,简化的文字不仅能够帮助更多民众学习知识,还能促进国际交流。然而,这个构想也遭到了传统文化...
汉字拉丁化可以实现,越南的成功说明汉字可以拉丁化,但中国汉字没有实现拉丁化,关键是汉语承载的汉文化,拉丁化的,字母文字不能全部表达出来,中华的文化博大精深,举个简单例子来说。今天我们去读,汉语的古诗词抑扬顿挫的音律之美,如果拉丁化后,就体现不出来这种节奏感;还有中华文化中的书法,需要用汉字的象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