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宝权简介:戈宝权(1913.2.15—2000.5.15),笔名葆荃、北辰、苏牧,汉族人,清华大学肄业,著名外国文学研究家、翻译家。1913年2月15日(农历正月初十)生于江苏省东台市台城的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家庭。曾在家乡读过多级小学、高等小学和师范。1932年肄业于上海大夏大学。
次年,戈宝权选编一本阿尔巴尼亚当代诗选《山鹰之歌》,为了两个注解,他三次写信向时在阿尔巴尼亚学习的郑恩波请教。1960年代,外研所的兴万生同志译匈牙利文《贝多芬传》,戈宝权手把手地教他。蒋承俊同志在译捷伏契克《绞刑架下的报告》时,请戈宝权审订。为求译文准确,戈宝权找来该书...
将展示三个版本的高尔基《海燕》译文手稿、普希金抒情诗译文手稿、戈宝权与名家书信,以及戈宝权译作、著作等珍贵展品,全方位展示这位“纵横捭阖的文化使者,高风亮节的革命作家”波澜壮阔的一生。序厅墙 展览主视觉为戈宝权黑白侧影,背景是普希金的头像和原稿。进入序厅,映入眼帘的是戈宝权铜像,背景是戈宝权最爱的颜色...
《戈宝权集》是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内容简介 戈宝权(1913-2000),我国著名的俄苏文学研究者、翻译家,杰出的文化活动家,毕生从事中外文化交流工作,为此作出了突出贡献。文集收入他关于中外文化交流的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包括普希金、屠格涅夫、托尔斯泰、高尔基等与中国的...
戈宝权故居,位于东台市东台镇。旅游信息 戈宝权著名外国文学研究家,翻译家.1932年起,先后在报社,杂志社任编辑,记者,编委.解放后,任驻苏大使馆临时代办和文化参赞.1954年回国,先后任中苏友好协会副秘书长,中科院外国文化研究所和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学部委员.他翻译过各国文学作品五十多种,他还作为文化...
戈宝权(1913—2000),生于江苏省东台市台城的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家庭。曾在家乡读过多级小学、高等小学和师范。1932年肄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在大学时,学习英、法、日语,自学世界语,后又学习俄语,为他日后从事外国文学及中外文学关系史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戈宝权是我国著名的外国文学翻译家、研究家,外交家,他将普希金、高尔基等俄苏经典作家的作品译介入中国。由他翻译的高尔基《海燕》更成为家喻户晓的名篇,入选中学语文教科书。戈宝权70年代在北京寓所书房写作 今年是戈宝权诞辰110周年。9月26日至10月26日,“文化和友谊的使者——戈宝权诞辰110周年纪念展”将在中国...
”9月25日,在文化和友谊的使者——戈宝权诞辰110周年纪念展开幕现场,孙戈动情地讲述。作为戈宝权最小妹妹的儿子,孙戈打小就崇敬舅舅戈宝权,在求学和工作过程中,不时得到戈宝权的点拨、指导。当听说孙戈从事新闻工作时,戈宝权曾十分兴奋地鼓励他好好干,做一个喜爱自己事业的新闻记者。这场展览,办在中国近现代...
戈宝权多年来从事外国文学翻译和研究工作,他将普希金、高尔基等作家的作品译介入中国,由他翻译的高尔基《海燕》更是成为家喻户晓的名篇。走进展览序厅,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戈宝权铜像,背景是他最喜欢的淡绿色,出自他自己设计的《普希金译文集》环衬。展品中包含34件珍贵手稿,如三个版本高尔基《海燕》译文手稿、勃洛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