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r——质心到后轴距离,mm。 侧倾中心高度、侧倾刚度通常也使用adams car的悬架模型进行仿真。 现在很多主机厂这样工作放在整车性能,有CAE使用adams car整车模型进行校核,当然想对来说整车模型直接计算会更准确(尤其是车身柔性化模型),但相对悬架建模而言整车建模更复杂,时间也会更长。而且如果侧倾中心高度、侧倾刚度...
前者取决于悬架上跳行程限位块的设计,最好以“铁碰铁”来确定,也可按悬架动载(可取静载的2.5倍)分摊给限位块的压缩量加上动行程(限位块开始接触)来求得。减振器的压缩行程要比悬架上跳行程大5-10mm,以免万一顶弯连杆。拉伸行程取决于悬架反跳行程的限位值,空气悬架多数利用减振器作为反向限位,其限位值就是减振...
汽车设计悬架设计 悬架设计 第六章悬架设计 §61概述§62悬架结构形式分析§63悬架主要参数的确定§64弹性元件的计算§65主动与半主动悬架系统 §61概述 一主要作用 ➢传递车轮和车架或车身之间的一切力和力矩;➢缓和抑制路面对车身的冲击和振动;➢保证车轮在路面不平和载荷变化时有理想的运动特 性;保证汽车的...
在上跳行程中,通过缓冲块的设计限制行程。 在下跳过程中,通过减震器缸筒内的橡胶缓冲块对活塞运动行程,也就是减震器行程进行限制。 下图是悬架跳动过程中的悬架刚度特性曲线,该曲线可以通过ADAMS仿真得到,也可以通过实车KC测试。通过曲线,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悬架上下跳行程、缓冲块空行程、缓冲块压缩行程、弹簧刚度信...
关于悬架设计与抗点头率的关系,可参考悬架相关课程 乘用车悬架系统开发第三讲---麦弗逊悬架详解 这样的设计虽然能提高制动抗点头率,但是在大驱动力作用时就有问题了,如下图分析。由于摆臂存在角度,纵向的驱动力Fx在垂直摆臂前后点连线方向上有了分力(黄色),而恰恰是这个分力会让车轮有向上跳的趋势,但是车轮在...
02 汽车悬架系统设计原则 稳定性与操控性原则 确保车辆行驶稳定性 优化车轮定位参数 汽车悬架系统应设计合理的刚度和阻 尼,以减小车身侧倾和俯仰,提高行 驶稳定性。 合理设计车轮外倾角、主销内倾角等 定位参数,以减少轮胎磨损,提高行 驶稳定性。 提供良好操控性 悬架系统应与转向系统协调配合,使 驾驶员能够准确、...
综合考虑:麦弗逊式悬挂不能满足赛车的苛刻的性能要求,多连杆式悬架设计难度大,花花费高。双横臂式悬架性能好,造价低,技术要求适中。 另外,由于FSAE赛车悬架常有拉杆式悬架和推杆式悬架,考虑赛车的美观,前悬架采用拉杆式(pullrod),后悬架再用推杆形式(pushrod)。
弄巧成拙之案例——悬架设计 前篇文章还在大谈柯尼塞格 的抗俯仰稳定杆,没想到很快就被‘打脸’。因为,最近兄弟单位某车型项目,遇到了与此相关的一个棘手问题。 情况大致是这样的,一个大七座的的城市SUV,2.0T的动力,将近390N.m的扭矩。高配四驱,低配两驱(前驱)。这样的配置也算是中规中矩,各大主机厂基本...
1、 悬架设计可以分为结构型式、主要参数选择悬架设计可以分为结构型式、主要参数选择和详细设计两个阶段,有时还要反复交叉进行。和详细设计两个阶段,有时还要反复交叉进行。 悬架设计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确保汽车有良好悬架设计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确保汽车有良好的行驶平顺性。这主要是靠弹性元件的缓冲以及的行驶平顺性。这...
底盘布置是下车身布置的重要环节,也是平台选择的首要任务。在项目策划初期就要进行底盘的布置,为底盘设计提供输入。 1.1悬架结构型式和特点 汽车悬架按导向机构形式可分为独立悬架和非独立悬架两大类。独立悬架的车轮通过各自的悬架和车架(或车身)相连,非独立悬架的左、右车辆装在一根整体轴上,再通过其悬架与车架(或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