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芯片企业IPO遇冷的市场环境下,黑芝麻和地平线似乎成为一个例外。在中国新能源车出口量2023年首次位居全球第一的背景下,谁能率先夺得“中国智驾芯片第一股”,给中国智能驾驶芯片行业提供样本案例,具有别样的意义。同样是创新型智能汽车芯片厂商,不免被拿来比较,两家公司遵循的发展逻辑又有何异同?01.Tier 2们...
地平线和黑芝麻主要瞄准的就是计算芯片这一类别,即车规级SoC。更具体一点,抛开黑芝麻尚未发布的跨域计算芯片C1200不计,两家公司目前主推的都是车规级智能驾驶SoC(也可称作“自动驾驶SoC”),即通过他们的SoC和基于SoC的解决方案,为乘用车高级辅助驾驶和高阶自动驾驶提供核心技术。智驾芯片“顶流”英伟达Orin ...
在业内看来,随着汽车芯片行业的价格战继续延续下去,该行业的竞争也会陷入到内卷之中,再加上产能过剩和持续研发支出的双重压力,黑芝麻智能、地平线等企业想要实现产品规模化量产,从而推动盈利,是一件充满挑战的事情,毕竟行歌科技已是明显的例子。 现在再来看地平线、黑芝麻智能和芯驰科技会冲击上市或寻求融资,...
智能驾驶芯片的这条路并不好走,在周末我们一起复盘一下地平线和黑芝麻两家公司。 ● 地平线已完成15轮融资,累计筹集了23.62亿美元,在D轮融资后,其投后估值达到了87.1亿美元 ● 黑芝麻智能共获得10轮融资,总计融资额约6.95亿美元。 这两家公司在港股能走到什么阶段,接下来是我们持续观察的。港股具有特专科技公司...
比亚迪汉EV荣耀版搭载地平线征程5芯片 黑芝麻对自己的定位也是Tier 2,黑芝麻CMO杨宇欣曾公开表示,“作为芯片公司,我们要打造一个开放的平台,通过软件解耦的方式,激发下游合作伙伴软件供应商更多的创新能力,在我们能够提供算力和功能的平台基础上,实现更加差异化的产品”。
智能驾驶芯片的这条路并不好走,在周末我们一起复盘一下地平线和黑芝麻两家公司。 ● 地平线已完成15轮融资,累计筹集了23.62亿美元,在D轮融资后,其投后估值达到了87.1亿美元 ● 黑芝麻智能共获得10轮融资,总计融资额约6.95亿美元。 这两家公司在港股能走到什么阶段,接下来是我们持续观察的。港股具有特专科技公司...
1.黑芝麻智能和地平线同属自动驾驶芯片及平台的研发公司,黑芝麻智能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寻求成为“智驾芯片第一股”。 2.然而,黑芝麻智能在商业化落地方面落后于地平线,2023年地平线收入约是黑芝麻智能的5倍。 3.两家公司主力出货芯片华山A1000和征程5同期量产,但华山A1000在L2辅助驾驶市场竞争力明显不及地平线...
近期,多家与自动驾驶相关的公司先后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包括小米投资的纵目科技、广汽旗下的如祺出行,以及自动驾驶芯片设计公司黑芝麻智能和地平线。 此外,马斯克也在社交平台上宣布了特斯拉推出Robotaxi的时间节点。智能驾驶又一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2023年6月,黑芝麻智能首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在首版招股书失效...
地平线和黑芝麻智能,两家公司虽然成立的时间前后只差一年,如今又在同一年冲刺上市,但两者的处境却完全不同。地平线的收入在2023年大涨了71.3%,达到15.52亿。而黑芝麻智能仅有3.12亿,账上现金流更是捉襟见肘。与黑芝麻智能相比,地平线显然吃到了更多的市场红利。但如今摆在这两家公司面前的,却不是谁...
同样是瞄准智能汽车市场的中国创新型芯片厂商,地平线和黑芝麻何以能够同期冲刺港股上市?智驾芯片赛道又遵循着怎样的发展逻辑?2023年,中国新能源车出口量首次位居全球第一。两家企业均专注于这个井喷式成长的行业,谁能在2024年率先迈过这道线,并引领中国智能驾驶芯片行业的发展潮流,备受市场瞩目。①地平线VS黑芝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