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晚,黑芝麻智能(以下简称:黑芝麻)正式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迈出登陆港交所的重要一步。如果顺利上市,将成为国内自动驾驶计算芯片第一股。这已是黑芝麻第三次向港交所递表,此前,黑芝麻于2023年6月30日、2024年3月22日先后两次递表。但第一次递表由于未在6个月内通过聆讯,上市申请在今年1月初...
智能驾驶芯片的这条路并不好走,在周末我们一起复盘一下地平线和黑芝麻两家公司。 ● 地平线已完成15轮融资,累计筹集了23.62亿美元,在D轮融资后,其投后估值达到了87.1亿美元 ● 黑芝麻智能共获得10轮融资,总计融资额约6.95亿美元。 这两家公司在港股能走到什么阶段,接下来是我们持续观察的。港股具有特专科技公司...
地平线和黑芝麻主要瞄准的就是计算芯片这一类别,即车规级SoC。更具体一点,抛开黑芝麻尚未发布的跨域计算芯片C1200不计,两家公司目前主推的都是车规级智能驾驶SoC(也可称作“自动驾驶SoC”),即通过他们的SoC和基于SoC的解决方案,为乘用车高级辅助驾驶和高阶自动驾驶提供核心技术。智驾芯片“顶流”英伟达Orin ...
智能驾驶芯片的这条路并不好走,在周末我们一起复盘一下地平线和黑芝麻两家公司。 ● 地平线已完成15轮融资,累计筹集了23.62亿美元,在D轮融资后,其投后估值达到了87.1亿美元 ● 黑芝麻智能共获得10轮融资,总计融资额约6.95亿美元。 这两家公司在港股能走到什么阶段,接下来是我们持续观察的。港股具有特专科技公司...
智能驾驶芯片的这条路并不好走,在周末我们一起复盘一下地平线和黑芝麻两家公司。 ● 地平线已完成15轮融资,累计筹集了23.62亿美元,在D轮融资后,其投后估值达到了87.1亿美元 ● 黑芝麻智能共获得10轮融资,总计融资额约6.95亿美元。 ...
同样是瞄准智能汽车市场的中国创新型芯片厂商,地平线和黑芝麻何以能够同期冲刺港股上市?智驾芯片赛道又遵循着怎样的发展逻辑?2023年,中国新能源车出口量首次位居全球第一。两家企业均专注于这个井喷式成长的行业,谁能在2024年率先迈过这道线,并引领中国智能驾驶芯片行业的发展潮流,备受市场瞩目。①地平线VS黑芝麻,...
在芯片企业IPO遇冷的市场环境下,黑芝麻和地平线似乎成为一个例外。在中国新能源车出口量2023年首次位居全球第一的背景下,谁能率先夺得“中国智驾芯片第一股”,给中国智能驾驶芯片行业提供样本案例,具有别样的意义。 文丨智驾网 王欣 编辑|浪浪山与明知山 ...
地平线和黑芝麻智能,两家公司虽然成立的时间前后只差一年,如今又在同一年冲刺上市,但两者的处境却完全不同。地平线的收入在2023年大涨了71.3%,达到15.52亿。而黑芝麻智能仅有3.12亿,账上现金流更是捉襟见肘。与黑芝麻智能相比,地平线显然吃到了更多的市场红利。但如今摆在这两家公司面前的,却不是谁...
黑芝麻智能之所以提前布局下一代产品,一个原因是早期黑芝麻智能的产品发布比地平线晚一代。 2017年12月,地平线发布征程1;2019年8月,地平线发布第二款芯片征程2,算力达到4 TOPS;这个时候黑芝麻智能才发布第一款芯片华山一号A500,算力5-10TOPS。 芯片的发布时间直接影响后续车企的测试、开发、上车等一系列流程。
1.黑芝麻智能和地平线同属自动驾驶芯片及平台的研发公司,黑芝麻智能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寻求成为“智驾芯片第一股”。 2.然而,黑芝麻智能在商业化落地方面落后于地平线,2023年地平线收入约是黑芝麻智能的5倍。 3.两家公司主力出货芯片华山A1000和征程5同期量产,但华山A1000在L2辅助驾驶市场竞争力明显不及地平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