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称“禅净四料简”。五代宋初僧永明延寿撰。系叙述禅净双修之要义的偈文。永明延寿,浙江余杭王氏子,曾参谒法眼嫡嗣德韶,有所契悟,又于国清寺修法华忏,乃决心不唯耽修禅定,且誓力诵经万善。师见当时禅宗徒众唯执理迷事,而讲教家执事迷理,两者皆堕于偏见。乃为说明理无碍,空有相成之义趣。极力...
延寿大师的“四料简”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把禅宗和净土宗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条适合大多数人的修行捷径。这不仅体现了他深厚的佛学修养,也体现了他对众生的悲悯之心。“四料简”告诉我们,修行要因材施教,不能一概而论。有的人适合参禅,有的人适合念佛,有的人则适合两者兼修。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
“四料简”这种方法,不过是临济禅师用来接引学人的一种权宜之计,不能把它公式化,不能够当成固定的模式,一旦把它定为模式,它就成了死法。尽管如此,历代禅师还是把“四料简”看成是临济宗禅风的最具特色的一个手段,甚至于叫做纲宗。 临济的禅风到了后来基本上都被公式化了,比如说临济有“三句”、“三玄”...
词语 四 料 简 拼音 sì liào jiǎn 怎么读 【四料简】是什么 佛教禅宗临济宗启悟弟子的四种方式。即一、夺人不夺境,谓只破我执,不破法执;二、夺境不夺人,谓只破法执,不破我执;三、人境俱夺,谓我执和法执一起破除;四、人境俱不夺,谓不破我执也不破法执。《佛果圜悟禅师碧岩录》卷一:「法眼...
佛教用语,有在家出家者,有出家在家者,有在家在家者,有出家出家者。处于族舍,具有父母妻子,而心恒在道,不染世尘者,在家出家者也;处于伽蓝,无父母妻子之累,而营营名利,无异俗人者,出家在家者也;处于俗舍,终身缠缚,无一念解脱者,在家在家者也;处于伽蓝,终身精进,无一念退惰者,出家出家者也。故...
“大师的’四料简’不仅仅是在比较不同的修行方法,更是在指导我们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修行道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专修净土法门是最稳妥的选择。因为它既简单易行,又有佛力加持,最容易成就。”“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的修行方法就没有价值。大师说’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就是在说禅净双修是最理想的...
“四料简偈”乃永明延寿禅师所作,其原文如下: 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 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 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 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 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 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 此“四料简偈”为禅师对禅与净土修行的深刻总结...
“四料简”是临济导引学人悟入的四种方法,即“夺人不夺境”、“夺境不夺人”、“人境俱夺”、“人境俱不夺”。“人”指主观存在,“境”指客观存在。“夺”意为遣除,指运用禅机消除人、境等对象的实有性。夺与不夺,根据对象的实际情况而定。临济创立“四料简”的目的,是为了破除对我(支配人与事物的...
临济禅师的四料简是:夺人不夺境、夺境不夺人、人境俱夺、人境俱不夺。夺,指剥夺、剥离、遣除、消除、消灭;人,指主观的我,为能攀缘的识;境,指所攀缘的尘境。这三个字的意思涵盖了在参禅过程中所要做的功夫,降伏根尘境界,剥离和消除能和所,逐渐断除身心五阴我见。有我见就是遮障,就是障碍,慧眼不开,...